第七章成功與超越的心理境界
美國傑出的成功學大師奧普拉在總結成功學定律時,用了三句話:“認識你自己”、“做你自己”、“超越你自己”。
認識你自己,即知道自己最擅長什麼,竭盡所能將其做大、做強,這是奧普拉的成功第一定律。這一步,考量的是智慧。
做你自己,即敢於有所為和有所不為,這是奧普拉的成功第二定律。它需要的不隻是智慧,更是勇氣。
超越你自己,這是奧普拉的成功第三定律,更是另一種境界。
由此可見,成功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它是我們每個人達到自己理想之後一種自信的狀態和一種滿足的感覺。並不是隻有成功人士才有成功感,成功建立在紮紮實實的實幹之上,並內化為人的一種祟高的精神境界。
第一節正確地看待成功心理
成功就是實現自己有價值的理想,達到我們自己所設定的目標。是一種對自己所在做的事情的滿足感、自豪感以及愉悅的心理。
也許我們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各不相同的,但成功都得付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1.認識成功的本質意義
每個人心中都有對成功的渴望與追求,但對於成功的理解,則雅俗各異,仁智不同。
成功跟人生一樣,本來是沒有意義的,所有的意義都是人們賦予的。張三把自己能考上大學看做成功,讀博士的李四則不認為那是一種成功,他認為隻有找到一份高薪的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工作才是成功。可見,成功對於每個人的意義是不完全相同的。
追究成功的意義的同時其實就是追問人為什麼要成功,世俗的成功無非就是名利雙收以及由此衍生出來其他的收獲,諸如親情,友情,婚姻等。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把名利雙收當做成功的標準,有的人甘願清貧一生,隻過恬淡、清靜、無憂的生活;有的人不求名不圖利,隻想完成自己的夢想;有的人隻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
你沒有理由認為別人的追求是無謂的,別人的成功是可笑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這正是世界多姿多彩的表現,正是有了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事、各種各樣的活法,這個世界才顯得美麗和可愛。
假若我們大家千人一麵,個性一致,活法相同,恐怕沒有人願意活在這個世界上。
雖然成功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標準,但人們還是約定俗成了成功的基本標準。
在人類發展史上,有許多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令人仰慕,他們因為實現了奉獻社會和完善自我的有機結合而成為真正的成功者,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世俗的成功就是擁有相當的名和利,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權威、尊嚴等,隻有這樣一個人才能有能力、有條件讓自己和家人過上相對寬裕的物質生活,有了物質上的保障,精神上才能真正獨立和自由。
從這個意義上講,通俗的成功也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是否擁有相當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並將這些財富應用於生活當中,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
如果我們隻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做自己,隻願意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即使我們認為做好自己就是一種成功,那也是一種自私的成功。因為我們隻注重自我,不關心別人,我們很難融入人群,很難獲得團體的力量,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
因此,沒有物質基礎的成功大都是虛妄的,自我的,短暫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沒有豐裕的物質基礎,我們就無法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養家,糊口,盡孝,幫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也正在於此,成功的人有能力盡到自己做人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失敗的則該盡的責任不能盡,想做的事情不能做。
由此看來,成功既是個寬泛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內涵很小的概念,它的標準也即意義就是:一個隻有盡到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才算得上成功。
2.把握成功的心理定律
太陽的東升西落,地球運行的軌道,潮起潮落,月亮的陰晴圓缺,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切都是那麼的有規律。其實在人類的心靈裏也存在著許多規律,然而卻很少有人了解它們。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心理定律,你可以應用它們在任何的領域裏。
(1)堅信定律
當你對某件事情抱著百分之一萬的相信,它最後就會變成事實。自信是習慣性的思想信念,如果我們經常存有失敗的念頭,你便已經輸掉了一半;讓信仰的力量和心安的感覺充滿心中,就是獲得的自信的秘訣,也是除疑惑、克服缺乏信心的最佳方法。
(2)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訴我們,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熾烈的願望可以產生行動的動力,這是偉大的成就所必需的,你能成功,隻要你的期望夠強大,信念夠堅定。
(3)情緒定律
情緒定律告訴我們,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即使有人說某人很理性,其實當這個人很有“理性”地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是受到他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種情緒狀態。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動物,而且任何時候的決定都是情緒化的決定。所以把握對方的情緒,是實現你成功的一個捷徑。
(4)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任何現象的時候,你不用覺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現狀結果是你過去種下的因導致的結果。
(5)吸引定律
當你的思想專注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你吸引而來。
(6)重複定律
任何的行為和思維,隻要你不斷的重複就會得到不斷的加強。在你的潛意識當中,隻要你能夠不斷地重複一些人、事、物,他們都會在潛意識裏變成事實。
(7)累積定律
很多年輕人都曾夢想做一番大事業,其實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隻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災難都是累積的結果。
(8)輻射定律
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影響的並不隻是這件事情的本身,它還會輻射到相關的其他領域。任何事情都有輻射作用。
(9)相關定律
相關定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係,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其他相關的某個地方人手,而不隻是專注在一個困難點上。
(10)專精定律
專精定律告訴我們,隻有專精在一個領域,這個領域才能有所發展。所以無論你做任何的行業,都要把該行業的最頂尖為目標,隻有當你能夠專精的時候,你所做的領域才會出類拔萃地成長。
(11)替換定律
替換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有一項不想要的記憶或者是負麵的習慣,我們是無法完全去除掉,隻能用一種新的記憶或新的習慣去替換他。
(12)慣性定律
任何事情隻要你能夠持續不斷去加強它,它終究會變成一種習慣。當然成功也是這樣,如果我們把成功的知識和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讓自己天天體驗,天天實踐。最終我們一定會養成高效的積極思維和積極行動的習慣,使追求成功變成生活方式。
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13)顯現定律
顯現定律就是說,當我們持續尋找、追問答案的時候,它們最終都必將顯現。
(14)需求定律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帶有一種需求。尊重並滿足對方的需求,別人才會尊重我們的需求。
(15)激勵定律
激勵就是鼓舞自己和他人並付諸行動,在整個一生中,你都起著雙重的作用;你激勵別人,別人也激勵你;激勵就是希望和成功的力量。
貼心小提示
這裏不是測試你的技巧,也不是向你提出什麼難題,隻是對自己的成功心理傾向作個剖析,使你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評價和估計。
下麵每個問題都有4個選項:A、非常同意B、有些同意C、有些不同意D、不同意。請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
1、快樂的意義對我來說比錢重要得多。
2、假如我知道這件工作必須完成,那麼工作的壓力和困難並不能困擾我。
3、有時候成敗的確能論英雄。
4、我對犯錯誤非常嚴厲。
5、我的名譽對我來說極為重要。
6、我的適應能力非常強,知道什麼時候將會改變,並為這種改變準備。
7、一旦我下定決心,就會堅持到底。
8、我非常喜歡別人把我看成是個身負重任的人。
9、我有些嗜好花費很高,而且我有能力去享受。
10、我很小心地將時間和精力花在某一個計劃上,如果我曉得它會有積極和正麵的成果。
11、我是一個團體的成員,讓自己的團體成功比獲得個人的認可更重要。
12、我寧願看到一個方案推遲,也不願無計劃、無組織地隨便完成。
13、我以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為榮,但是我必須確定別人是否能正確了解我。
14、我的工作情緒是很高昂的,我有用不完的精力,很少感到精力枯竭。
15、大體來說,常識和良好的判斷對我來說,比了不起的點子更有價值。
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你的分數吧!
評分標準:
1、A:0分B:1分C:2分D:3分
2、A:3分B:2分C:1分D:0分
3、A:2分B:3分C:1分D:0分
4、A:1分B:3分C:2分D:0
5題至15題均為A:3分B:2分C:1分D:0分
你得了多少分呢?
0分至15分:成功的意義對你來說,是圓滿的家庭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不是權力和精神的獲得,因為你能從工作之外得到成就感,因此,可能不適合去爬高位,這個建議可以幫助你專注在實現自我的目標上。
16分至30分:也許你根本就沒想到去爭取高位,至少目前是如此。你有了這個能力,但是你還不準備作出必要的犧牲和妥協。這個傾向可以促使你尋找途徑來發展跟你目標一致的事業。
31分至45分:你有獲得權力和金錢的傾向,要爬上任何一個組織的高峰對你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事情,而且你通常能辦得到。
第二節克服成功後的貪欲
我們許多人並不是沒有成功過,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體會過成功。對於我們來說,鈔票永遠不夠,官位永遠不高,這種永不滿足的貪欲讓我們的成功變得遙遙無期,我們也就真的沒有真正成功過。
我們要知道,生活中的很多麻煩都是因貪欲而引起的。如果鎖不住自己的某些欲望,這些欲望就會令人變得貪婪,最終會損害自己。
1.認識貪欲的危害
貪欲會使人走上不歸路。有人因為貪心闖下滔天大禍,因為貪心死在法律的製裁下,因為貪心再沒有自由。
貪欲是魔鬼,它一點一點吞噬著人們善良的心靈,等人們醒悟時,為時已晚。
貪欲是鐵鎖,它把人們鎖在家裏,終日不敢出門,生怕別人搶走自己數不勝數的財寶。
貪欲是痛苦,在深夜,良心從未停止過對他們的譴責,每日誠惶誠恐,度日如年,忍受著常人百倍的痛苦。
金錢希望成為無所不能、要擁有無上的權力,並要將其他的東西擠出去。
我們重視金錢的程度,已大大超過它本身的價值。不隻是貧窮的人想賺錢,那些巨富更加拚命撈錢,雖然金錢隻是錦上添花,但仍是拚命去抓取。
至於那些中產階級人士,則繼續花未來錢。事實上,上帝給以人的生活很簡單,並不需要作任何重大的犧牲。可是,我們卻感到自己隻是勉強達到收支平衡的地步而已,不論是賺取多少,都會有不夠的感覺。
現代的社會往往以一個人的收入來評定他的價值,以所擁有金錢的多少來賦予他的地位和聲望,所以我們用盡一切手段賺錢,以金錢得勢力、影響力及權力。
貪財在富人身上的表現往往是貪得無厭,在窮人身上的表現往往是為金錢憂慮,但兩者在本質上卻是相同的。
有人給貪財下了一個定義:錢總要比現有的再多一點。就像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一樣,很努力考到80分了,還說希望考得更好,而沒有稱讚他的盡力而為。
對富人來說,他的錢已經夠多了,可能一輩子也花不完,但他卻還想再多一點,所以是貪得無厭。對窮人來說,他覺得現在所有的太少了,不安全,如果再多一點就安全了,所以就為金錢憂慮。
因此,貪欲不僅不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財富,還會危害個人身心健康與家庭生活。貪欲是萬惡之根,帶來妒忌、愁苦、爭執。貪心消滅內心的滿足、平安和喜樂,而這些都比財富更寶貴,也不是金錢能買得到的。
為什麼現在世界不和平?就因為人人的貪心太大。大人物有大的貪心,小人物有小的貪心。每一個人都有貪心。貪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享受。
現代人從生到死,就是想錢,認為錢是萬能,有錢萬事亨通,無錢寸步難行,以錢至上,所以造成笑貧不笑娼的社會不良風氣。
我們要知道,知足才是明智的表現。如果我們常常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就會變得更明智,也就更知足了。
我們去旅遊時,會抓緊時間去參觀名勝,至於住的、吃的、穿的,隻要夠用就行了,通常不會在旅館裏購置豪華的家具,購買過量的衣物和食品,因為都帶不走,不久就要離開那裏。
同樣的道理,我們活在這世上幾十年,就像一個過客,能夠有衣有食不就該知足了嗎?幹嗎還要貪財呢?為何這樣簡單的道理,卻難以明白呢?
原來,自現代以來,人類在科學、技術、工具性知識上有進步。但是,在目的和價值的知識上,卻大大地退化了。我們隻看重那些眼前的、暫時的、和物質的東西,卻忽略那些將來的、永恒的、靈性的價值。結果就變得不明智,被貪欲所捆綁。
2.消除貪欲的方法
貪欲是一種頑疾,一個貪求厚利、永不知足的人,等於是在愚弄自己。當認識了貪欲是一股捆綁人的勢力後,我們就得從這種捆綁中得以釋放。隻要有心克服,就一定能夠做到。我們該如何才能克服自己的貪欲心理呢?
(1)自我省查
我們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並不是不知有關金錢的教訓,而是如何克服不理性的心裏恐懼。
我們害怕擁有太少錢,這都是一些真實的感受,需要認真處理,這經常是來自孩童時期的記憶。
有些人是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的,並且直接地體會到因缺錢而帶來的焦慮。
這種經驗使我們本能地產生一種擁有和囤積的心態。因此,若要放棄所擁有的東西,實在會惶恐不安。這已經限定了我們對金錢的了解。所以,隻有克服這些感受時,我們才能真正克服自己貪財心理。
(2)把眼光放遠
我們總是習慣於將自己和他人比較,並以為自己比別人窮。要改變這種舊習慣,學會以世界公民的角度,看看自己和全人類的關係。事實上,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曾經遭遇過入不敷出的困難,但讓我們認識到在芸芸世界公民之中,我們已經是十分富有的人了。
(3)改變價值取向
我們會受金錢勢力所捆綁,是因為貪心,因為我們把安全感建立在財富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幸福快樂上麵。把安全感建立在金錢之上時,實際上是把金錢當做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當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當我們越缺乏金錢時,就越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4)慷慨獻愛心
我們要捐得樂意,一點也不要勉強。施予能幫助我們擊敗內心那頑強的守財奴心理。隻有付出金錢或若幹財寶的行動,才能在我們的心裏消滅那可惡的貪念。
(5)學會知足
知足是一種美德和智慧,麵對各種壓力,我們要正視壓力,學會自我化解,自我釋放,學會苦中尋樂,進而自得其樂。
因為知足,我們會自覺珍惜,並倍加珍惜我們今天擁有的一切,從而更好地把握現在,把握未來。
因為知足,我們會更坦然地麵對競爭,在權、錢、色麵前心靜神定,無牽無掛,在義利的天平上擺準法碼,做到有所求有所不求,有所為有所不為,能為則為,不能為則不為。
因為知足,我們會超然灑脫,出神入化,不必奉承拍馬,阿諛應對,更不必做蠅營狗苟、蠅蛆逐臭之事。
也因為知足,我們會懂得許多生活的情趣,從許多不經意的小事中獲得美的享受。揮毫潑墨,泛舟江湖,棋盤紋秤,澆花種竹,怡然自樂。
貼心小提示
貪欲讓我們失去了許多人生的應有的快樂和幸福,你是不是正在為走不出自己的貪欲而發愁呢?現在就讓我來教你一些有用的方法吧!
1、為已有的感恩
知足的人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懂得感恩的人也是蒙福的人,必然會是一個喜樂的人。
2、不為沒有的而抱怨
知足的人不會為沒有的東西而抱怨。不知足的人常常抱怨,一個喜歡抱怨的人既不會蒙福,也不會快樂。
3、不與別人攀比
知足的人的滿足是根據基本的生活需要,有衣有食他就知足了。不需要跟人攀比。與人攀比的人,總會去找比自己擁有更多的人,就永不會知足了。
4、少要求,多給予
知足的人的另一個特征是少要求、多給予。他學會了“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一個給予的人一定是喜樂的人、也就更蒙福了。
你一定要記住,一個知足的人是一個明智的人,一個明智的人也是一個知足的人,你隻要真正做到了知足,你也就永遠不會再貪財,也會發現世界原來如此美好,並找到自己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第三節不要讓追求奢侈心理蔓延
奢侈心理是一種浮誇玩樂、不思進取的腐朽思想。人如果放縱自己的嗜欲就會失去原有平和善良的本性。所以,一味地讓奢侈心理蔓延會喪失自己的本性。對此,我們應具有良好的世界觀與責任感,從而消除享樂,遠離奢侈。
1.了解追求奢侈的原因
現在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上的排名還在倒數,可是為什麼卻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國之一,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為什麼會有追求奢侈的心理呢?
(1)炫耀心理
在我們許多人的眼裏,奢侈品是一種富貴的象征,我們一部分人出於一種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的購買心理,以此來炫耀或標榜自己。
(2)情不自禁
那些名牌奢侈品,通過精美獨到的廣告宣傳加上良好的櫃台展示,很容易吸引我們,尤其是年輕女性。大商廈精心布置出的迷人燈光效果,設置在購物場所的廣告及播放的畫麵、音響造成強烈的感官衝擊,再加上瞄準顧客求新求奇的觸摸欲而特意排列的商品,總叫人容易犯“拿得起”就再也“放不下”的毛病。
(3)享受心理
我們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買奢侈品是為了欣賞和享受,我們這類人通常喜歡追求商品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們在選擇商品時,特別注重商品本身的造型美、色彩美,注重商品對人體的美化作用,對環境的裝飾作用,以便達到藝術欣賞和精神享受的目的,而大部分奢侈品可以滿足他們這種欣賞欲望。
(4)逃避壓力
我們還有不少人花大筆錢購物是麵對痛苦、壓力時轉移注意力、回避痛苦的一種方式。產生這種現象的深層原因是人際關係的摩擦使人的心理變得異常敏感。
現代人大部分是在職業場合和別人打交道的,這就決定了白領們大部分的人際交往中存在著競爭、利害關係,而人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必須有所防範。他們變得越來越壓抑或敏感,再加上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不少職場白領常常會有想逃避的衝動。
尤其對作為感情動物的女人來說,出於逃避痛苦、壓力的本能,她們容易成為購物狂。其實,這樣最終可能會加劇人的壓力,形成心理失衡的惡性循環。
2.認識奢侈的危害
奢侈是一種極度的浪費。從現代的市場經濟發展來說,或許我們很多人會覺得奢侈無可厚非。我腰包裏的錢,我願意怎麼花關別人什麼事?
如果奢侈隻是我們一部分富人自己發燒,它一定是社會上的一道靚麗的風景。就像人們觀賞古代和現代名勝,對它的偉大和壯觀發出一兩聲“嘖嘖”的讚歎,讓人由衷的發自內心的讚賞。
我們或許會像欣賞長城或兵馬俑一樣對它有感而發或有感而想。但是上層的消費失控行為就像一種病毒,影響和激發大多數的人們追求奢華的狂熱。
豪華的住所,高檔的轎車,名貴的服飾,貴重的家庭用具和一擲千金的美容美發以及高消費的旅遊娛樂等。這在我們的心理上造就了一種攀比的風氣,形成了人們無節製的炫耀性的消費。
收入的敷不衍出,相對的捉襟見肘了,我們有些人仍然打腫臉充胖子,負債累累的過著奢侈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不能說是一種瀟灑,應該說是一種悲哀。可這種窘迫的悲哀是由奢侈的病毒傳染而導致的。
或許為了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你不可避免地要炫耀性的消費,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奢侈不單單是有工資收入的大人們的事,它的病毒已經侵蝕到了孩子們的身上。
它蔓延的速度不亞於那些身體上的病毒。幾百元一雙的高檔鞋成了校園的熱點,高檔的代步車輛成了校園靚麗的風景。它導致了我們青少年犯罪的機率,更多的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悲哀和創傷,或許更多的是不求進取和沉迷的墮落。
消費是一種觀念,奢侈是一種危害。每個人應該把自己的身體量好後再量體裁衣,那樣不但舒服,而且更不會捉襟見肘了,把自己的財理好後在消費,對後代也是一種身體力行的教育。
遏製奢侈的病毒,不要把它傳染給孩子們。這不但是一種責任,也是一項造就未來的功德。
3.克服奢侈心理的方法
在自己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或作為犒勞自己偶爾購買奢侈品其實無可厚非,但如果經常不顧自己經濟狀況血拚、攀比,或把購物作為治療心理疾病、精神抑鬱等症的方法,常在帶著奢侈品回家的同時,也帶回自己難以承受的賬單。怎樣糾正過於強烈的奢侈品購買欲望呢?
(1)少找理由
如果你經常一邊已經對自己的瘋狂血拚有悔意,一邊又不斷地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讓自己安心,如“購物是享受”、“購物有益健康”、“女人就應該對自己好一點”之類,那就應該注意對自己不斷找理由的行為喊“停”了。
(2)實用第一
商廈總是在最佳位置,如和人視平線等高的一層貨架上擺上新穎的商品,以其醒目位置吸引人去購買。這時一定不要上當,先買必需的日用品並告訴自己“我先買有用的東西,然後再回來逛”,這樣可以使我們克製衝動購買欲,把錢花在有用的東西上。
(3)少見少摸
心理學上講,我們人的行為動機往往由人的需要、情緒喜好、外部誘因即環境刺激共同起作用。除克製自己的情緒外,要盡量讓自己遠離環境刺激。例如,當有購買衝動時,可用運動來代替,盡量選擇一個遠離購買誘惑的環境。實在忍不住要去,也一定要讓自己隻看不摸。
(4)隻用現金
用信用卡固然瀟灑、方便,但對於那些不甚其力血拚奢侈品的“超購症”患者來說隻會讓症狀更嚴重。信用卡付款簡便,總讓人有“沒花什麼錢”的錯覺,還是讓鈔票過過手,這種真實的感覺可以提醒你,已經花了不少錢了。
貼心小提示
你對於奢侈到底持怎樣的態度呢?現在讓我們來做一下自我檢測吧!
假設你之前在銀行存了一筆定期存款,現在時間到了,你想解約並買一樣東西,你會買什麼呢?
1、意大利製造的單人沙發。
2、現代藝術石版畫。
3、辦一張某高級健身中心的VIP卡。
4、液晶寬屏電視。
如果你選擇1,說明你是從奢侈生活感受奢侈,幾年前景氣的時候,你就已經帶著羨慕的眼光看那些有錢人過著奢侈的生活了,或許當時你暗暗許下心願,有天你也要出人頭地。就算現在經濟不景氣,但是你的野心卻不曾泯滅,還是腳踏實地比較重要吧!
如果你選擇2,說明藝術氣息讓你的心靈倍感奢侈。嗜好等於享受是你的理論,你覺得能盡情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是最大的享受。你的興趣在於藝術,你希望為人類的藝術遺產帶來貢獻,而非賭博或美食,你欣賞美的事物,隻要接觸到藝術你就覺得非常幸福。所以,就某個層次而言,你或許才是最富有的人。
如果你選擇3,說明保持身材是你最大的奢侈,你認為金錢會有用完的一天,不過是短暫的擁有,人活著最大的資本就是自己的身體,保持身體健康,進一步鍛煉窈窕的體態,對你而言才是最奢侈的享受,其實這樣的觀念是很好的,不過,過度激進,成為減肥的狂熱者,就不太好了。
如果你選擇4,說明你是愛好和平的現實主義者。你的潛意識提醒你奢侈是罪大惡極的,所以你認為收藏古董、被金錢指使或恣意妄為的奢侈會使人走向滅亡,因此你看不起它,提醒自己要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實在的人生,其實,有的時候買個奢侈品慰勞一下自己也未嚐不可,更是鼓勵自己的好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