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世璟不管是從原本曆史上所了解到的,還是現如今活生生擺在眼前的事實,或者是他親自接觸的這個薛仁貴,都不可能對大唐有二心,所以可以放心的把薛仁貴放在熊津。
“這樣就好........”
顯然,有了玄世璟的這番話,薛仁貴是放心了許多,他常年在熊津地區,在朝中除卻玄世璟之外,也就沒有什麼別的人脈了,一旦朝中有人朝他潑髒水,能幫他的就隻有玄世璟。
玄世璟相信薛仁貴的人品,所以也樂得幫他,畢竟幫他就是在幫大唐,幫著大唐安定熊津。
也正是薛仁貴在朝中沒有什麼人脈,朝中的一部分人也對薛仁貴放心,一個沒有人脈的人放在外頭,還被朝廷看的這麼嚴實,生不出什麼亂子來。
玄世璟所說的一切都在計劃之內,這話也沒錯,李承乾還是太子的時候,李二陛下還在謀劃著打高句麗的時候,這一整套的戰略體係就已經被玄世璟給提出來了,李二陛下也知道,隻是這個戰略體係,大唐用了十多年的功夫,曆經兩代人,才徹底的完成,將整個三韓半島納入了大唐的版圖,三韓半島成了熊津半島,也完成了他們想要倭國的銀礦的心願。
一個目光,看十年,走了十年,這就是大唐的毅力,而且這個毅力,還會繼續持續下去。
畢竟,現在海麵上的動靜還小呢,大唐的水師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一旦準備充足,隨時可以南下西洋,為大唐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到那個時候,世界的財富,將會源源不斷的湧入大唐,世界的文化,也會源源不斷的用入大唐,為大唐所吸納,接收,而後大唐會在這些東西的基礎上,發掘出新的東西來。
隻要不斷的與世界保持聯絡,大唐就永遠不會在世界上落後。
大唐的開放與包容,玄世璟已經是親身的體會過了,他也為大唐有這樣的開放和包容感到自豪。
在這個全世界就隻有大唐擁有火藥的時代,大唐著手研發火器,已經是領先了世界一步,工學院改進了織布機,大唐也正在引領整個世界的科技,站在了科技樹的頂端,還在不斷向上延伸發展,這樣下去,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會發生在這個時代,發生在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