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0章 朝局引起的讀書熱(1 / 2)

宣政殿之中的三省大臣,心思各異,有的是在想著陛下是要如何處置王家,有的是在想著,是否能在賬目上,給玄家狠狠的一擊,讓玄家自顧不暇,讓玄世璟能夠停止繼續往下查錢莊的事兒。

要是玄家的賬本有問題的話,那基本上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件事情了。

玄世璟自顧不暇,不去管錢莊,反過來去顧全自家的事兒,那錢莊一事,還有誰敢照著玄世璟這麼查?真當世家好欺負?

“好了,既然諸位愛卿對此事都沒有什麼意見,那到時候真會讓臨安,將詔書送到三省那邊去複核。”李承乾說道:“都退下吧。”

“是。”三省的大臣們拱手應聲,而後退出了宣政殿。

“臨安,你去吏部走一趟,讓吏部擬定一個名單送過來,在長安城各個散官位子上已經有三年以上的人,全都列入名單之中,還有他們的詳細消息,朕要過目。”李承乾吩咐道:“另外,兵部也是如此,在各個軍中有三年以上資曆的新進將領名單,朕也要去看,著他們速速去辦這件事兒。”

“是。”臨安應聲道。

李承乾現在要看名單了,也是要從這些人當中開始挑選合適的人備用了,因為這件事兒,加上之前錢莊的事兒,估計得扯下一大幫人來。

現如今,大唐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有經驗有過曆練的人才,但是自從書院的學生一批一批的畢業之後,頭兩也不再是在長安混吃等死了而是在長安的各個州郡,在地方官員手下做事,曆練兩年之後才會調到長安來,擔任一個散官,這算是備用了,現如今,他們出頭的日子,也來了。

在地方上有經驗,在長安城這邊也有了資曆,想要升官,也不過是李承乾一句話的事兒。

李承乾也曾經親自考校過他們,書院裏出來的學生,也的確比以往國子監死讀書的監生要強的多,至少不會連五穀都分不出來。

文學院可是有四年的學習時間呢,可不像是國子監那樣。

說起來,都是十年寒窗苦讀,但是也要講究個效率和方法,不管是明德書院啟蒙,又或者是文學院深造,莊子上的書院的讀書效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就算是剛剛進書院的先生,不適應一段時間,都過不了那樣的生活。

書院每天給學生自由的時間說起來也不算多,大多數都是半自由,什麼事半自由呢?留了課業,你必須要在自習課上完成,而下課之後,就算是出了文學院,在莊子上跟著農戶種地,也都是有任務的,雖然說看上去自由,但是在你的自由時間裏,你也是要做事情的,寓教於樂罷了。

在今年的時候,因為鄭家的事情,落馬了不少官員,有不少的空缺,補上去的都是書院出來的學生,這讓長安城裏的一些人看出了門道,所以在明德書院招收學生的時候,不少人是擠破了腦袋都要將自家的孩子送到書院裏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