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眾人保著廷賓等出了大門,正要扳鞍上馬,幾十騎黑旗軍飛馳而來,為首的騎一匹火炭般黑駿馬,騎士頭紮黑巾,身披黑色鬥篷,如一股黑旋風翩然而至,他是趙三多。來到近前飛身下馬,一拱手說:“廷賓兄,我來遲了!”廷賓拱手道:“祝盛兄,來得正是時候!”
二人緊緊擁抱,四行熱淚順腮而下,他們互相拍打搖拽,既激動又親切。在場的義軍無不深受感動,互相握手擁抱,歡喜雀躍。
就在廷賓、三多攜手攬腕向前走動時,突然街道對過一處隱避處響起槍聲,說時遲,那時快,趙三多把廷賓往旁邊一推,尚梅手疾眼快,一個箭步衝上去,用身體擋住丈夫的身體。就在這一瞬間,尚梅身子猛地一抽搐,然後軟軟地倒在丈夫懷裏,吃力而深情地看了丈夫一眼,慢慢合上眼睛。一股殷紅的血漬透過前胸和後背……三多手疾眼快,又快又準“嗖嗖”拋出幾隻飛鏢,把幾個清兵削倒。大聲命令:“衝上去,黑了狗日的!”黑旗軍猶如一隻隻蒼鷹閃電般衝上去……“尚梅尚梅!”丈夫緊緊抱著愛妻,聲音顫抖地喊。尚梅什麼也聽不見了,什麼也看不見了。一雙美麗絕倫的眼睛,安詳地閉合著,嘴上凝結著一縷血跡,兩彎青絲俏麗地垂伏在靚麗的額頭上,美得像拉菲爾筆下的聖母。廷賓的兒子紹文、紹武跪伏在娘身邊哭喊,白雪和許多女將哭成淚人兒一般。作為主帥,廷賓不能顧念兒女私情,當紹文、紹武、白雪等人異口同聲要把尚梅背走擇地安葬時,廷賓指著周圍瓦礫堆問:“你能把所有死難的親人背走嗎?”他大聲說:“就地掩埋,其他人衝出去!”眾人哭著把尚梅埋在瓦礫堆下……義軍衝出重圍後,許久,被衝散的清兵才聚合起來,經查點人數、死傷、逃亡、潰散者達3、4百人,還丟失不少武器彈藥。段祺瑞把一腔憤怒發泄在三莊未逃走的老百姓身上。他咬牙切齒地吐三個字:燒、殺、搶!
獸軍再次圍住三莊,開始瘋狂地,慘絕人寰的燒殺掠淫。他們見人就殺,見稍有姿色的婦女先奸後擄。他們翻箱倒櫃把值錢東西搶光,然後放火把房屋燒掉。可憐三莊成了一片瓦礫和焦土。據史料記載:清軍僅在三莊一次屠殺無辜1千餘人,擄走婦女200多人,這些婦女悉數賣給妓院為娼。段祺瑞在這裏犯下滔天罪行。
人類自古以來就存在強權和暴政。當這種強暴超過極限時,就會走向它的反麵,出現憤怒迸發與發泄,就會像烈焰一樣將壓迫者毀滅掉。段祺瑞野蠻屠殺民眾的消息,很快傳到巨鹿縣廈頭村,起義軍轉移到這裏。他們無比憤怒,無形中形成火種,點燃了義軍複仇的神經,他們發誓要報仇雪恥,紛紛要求與段賊決一死戰。同時,段的倒行逆施,也激起廣大民眾,使其丟掉幻想,徹底與清廷決裂,很快形成妻送郎、父送子,踴躍參加義軍的動人場麵。不少參加者自帶槍支馬匹。那些儒商巨賈富戶乃至中產階級,紛紛慷慨解囊,自動捐糧捐款捐物支援義軍。
還有一件高興事:另兩股最大農民軍——鄭治安部和郝振東部——也主動投到廈頭村,願意與廷賓聯合,共同組成龍團軍。由於他們的帶動,那些幾十幾百的小股農民軍,也加入龍團軍,共同推舉景廷賓為大元帥,劉文清為總軍師。趙三多、鄭治安、郝振東等分別為紅、黃、藍、白、黑旗將軍。牛路、景維漢、陳敬等人分別安排了官職。
1902年4月23日,是一個名垂青史的日子。
這天上午7時,廈頭村石佛寺前的大廣場上旌旗招展,萬頭攢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1萬多龍團大軍,興高采烈歡聚在廣場上,等待著莊嚴時刻。他們的四周,是同樣歡天喜地的觀眾;通往廈頭村的大小路上,一隊隊,一群群的群眾,還在川流不息地向這裏蜂擁,比趕集上會還紅火。那些賣吃賣喝賣玩具的小商販,或推或挑或挎,源源不斷地往這裏聚攏。
大約8時許,龍團大元帥身披亮甲,足蹬快靴,頭紮黃巾,威風凜凜登上主席台,緊隨其後的是他的“五虎上將”20多名。他們的裝束涇渭分明。直屬軍頭紮黃巾,黑旗軍頭紮黑巾,藍旗軍頭紮藍巾……顯得既壯觀又亮麗。各軍旗幟也按不同軍種設計不同顏色:“帥”旗黃地白邊紅字,“掃清掃洋”誌旗白地紅邊黑字。這些旗幟高高飄揚在石佛寺的上空。
他們一出場,台上台下山呼雀躍,掌聲雷動。圍觀群眾作揖、禱告,有的含淚高呼:“龍團大軍萬歲!”“大元帥萬歲!”“為民除害,誓斬段賊!” ……趙三多主持大會,宣布大會開始。接著,“咚咚”放了18聲響炮,首領們一字排開站在文案後,兩個親兵抱來酒壇、大碗,大碗裏倒滿白酒;另一親兵拿來一隻白羽紅冠大公雞,總軍師用牛角尖刀在雞脖子上輕輕一抹,把血滴在酒碗裏,首領們端起酒碗,轉向龍旗,大聲喊“掃清滅洋,生死同心”,然後豪爽地把酒喝下去……台上台下又是一陣山呼海嘯。廷賓威嚴宣布,從即日起龍團大軍正式成立。他說,由於“掃清滅洋”深入人心,起義軍發展很快,三莊慘案之後僅一個多月,主力軍迅速發展到4萬多人,聯莊會員7萬多人,加上平鄉、南和、任縣、曲周、永年、南宮等縣農民軍以及山東、河南省份的義和團,這支隊伍總計16萬多人,形成一支跨3省24縣的革命大軍。清政府和帝國主義張慌失措,如坐針氈,懸賞銀1萬兩買我人頭……大元帥的講話,一再被歡呼聲和暴風雨般的掌聲所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