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晚上,段祺瑞就演習中出現的優缺點作總結性發言。態度雖嚴厲,批評不留情麵,但令人口服心服。他覺得李純,馬良不愧武備學堂高材生,帶兵有方,指揮得當,日後定成帥才。對拔得這次秋操頭籌似乎更具信心。但李純跟馮國璋過從甚密,他們在甲午戰爭出兵朝鮮時就結下生死之交,雖然表麵上對老段這位“世叔”還算敬重,但他們的關係總是隔著兩層皮。這點令段祺瑞心中不快。

20日下午是袁世凱、鐵良接見觀操大員的日子。段祺瑞接到閱兵處通知,騎馬趕到府署,王士珍,馮國璋,哈漢章,張彪,河南總督以及彰德府尹等均已到場,獨不見鐵良、良弼等滿族親貴。他進門時,袁世凱正高談闊論,見他進來袁世凱笑眯眯地讓坐,其他人站起來同他寒暄,表現出青眼相加的熱情。袁世凱把他拉到身邊,詢問部隊行軍、集結、預演情況。段祺瑞彙報後,袁世凱小聲說:“芝泉,成敗榮辱全看你的了,可不能輸給南蠻子噢。” 段祺瑞信心十足地說:“放心吧,不會的。”袁世凱滿意地點點頭,使勁握握他的手。

門外高喊:“尚書大人到——”

袁、段二人鬆開手,拉開距離。鐵良、良弼進門後,在座的都站起來行禮問候,鐵良笑麵相迎,拱手寒暄,隻有袁世凱、段祺瑞端坐不動,鐵良等故作不見,以冷對冷。

會場出現冷場。別人插不上嘴,袁世凱不開口,鐵良沒話找話地問:“袁大人一路安好?”袁世凱搪塞道:“還好還好”。鐵良說:“所幸這些天天氣不錯。”袁說:“不錯不錯……”

就在這時,倪嗣衝和張紹曾進門說:“中外觀操大員已經到齊,請二位大人接見。”袁世凱以長者口吻說:“鐵大人,走吧?”鐵良退到一側:“大人請”。袁世凱也不謙讓,捷足先登走出去,鐵良緊隨其後,其他人按官階大小魚貫而出。

當袁世凱出現在會場時,立刻引起幾百位中外來賓的熱情鼓掌。袁世凱旁若無人,出盡風頭,向台下擺手,微笑,問好。台下則“宮保好”,“袁大人好”的歡呼聲響成一片。真出現“隻知宮保,不知朝廷”的局麵,把欽差大臣,軍機大臣鐵良晾在一邊。鐵良更堅定倒袁決心,但表麵上裝出寬懷大度的樣子……英、美、德、法、俄、日等國代表紛紛登台與袁世凱握手寒暄,合照。袁世凱把他的“北洋三傑”及其心腹愛將介紹給外國人。卟卟的閃光燈此伏彼起,記下這曆史瞬間……當段祺瑞與一個叫懷特的外國人握手時,他覺得此人似曾相識,卻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自從段祺瑞發跡以來,學校有外國教習,部隊有外籍教練,指揮機關有外籍顧問,他又時常接見外國人,他覺得他們都一個模樣。但這張麵孔似乎比別的西方人,印象更深刻,更特別……接見程序按部就班地進行,有袁世凱講話,有外國人代表講話,記者采訪……但段祺瑞則心不在焉,一直想那個叫懷特的中年人。突然,一個令他終生難忘,刻骨銘心的場麵突現在腦際:21年前,天津武備學堂,紫竹林大街上,兩個外國青年揪住他的辮子,騎在他身上當馬騎……其實,懷特早從報紙上認出被他戲弄過的人,今天見麵更證實了他的印象。他早就為當年的荒唐行為而懊悔。其實,象他這樣傲慢的西方人,是不會在乎一個中國人的;但他知道能攀附上這樣一個炙手可熱的大官僚,就能推銷他們的軍工產品,就能賺大錢,這才是他真正懊悔的原因……接見完中外官員後,段祺瑞步出會場,等在門外的懷特很有禮貌地攔住段祺瑞,他深鞠一躬,用流利的漢語說:“將軍,可否借一步說話?”紫竹林大街上的驚心一幕又出現在段的眼前,他的臉在火辣辣地燒,眼睛脹得酸疼,人流似萬花筒在轉,他真想揮手給他一記耳光,啐他一臉唾沫,但中外記者眾目睽睽,顯然有失身份;而且,中國人從來就是想得多,做得少。他終於克製住情緒,陰沉著臉問:“什麼事?”懷特滿懷歉意地說:“將軍,21年前由於在下年幼無知,冒犯過將軍,我正式向您道歉!” 段祺瑞傲然一笑:“哈哈我應該感謝你,由於你的蠢行成全了一個將軍!”懷特說:“我能不能跟您談談?” 段祺瑞扭頭便走:“對不起,我沒時間……”懷特攔住段祺瑞,固執而不失禮貌地說:“段祺瑞,你們中國有句古語,叫有容乃大,想不到你是個心胸狹小的人,令我失望。” 段祺瑞狠狠瞪了懷特一眼,悻衝衝上了方車。從他受辱的那天起,他發誓不與西洋人為伍。

22日清晨,秋操正式拉開序幕。

大地睜開惺忪的眼睛,晨曦暗淡了繁星,東方露出一點點桔紅。早晨,慣常的寧靜,被壯觀的嘈雜的操演打破了。

湯陰縣東南郊熱鬧起來,隻見旌旗招展,鼓角齊鳴,人喊馬叫,戰車隆隆。高高的觀操台上,站滿中外官員,袁世凱,鐵良首當其衝,一隻隻望遠鏡有的拿在手上,有的掛在胸前,人們興高采烈地議論著,說笑著,等待激動人心的一刻。

忽然,一聲炮響,千百名著藍色軍服的南方鐵騎,浩浩蕩蕩從陣地出發,徐徐向前搜索。他們走得很慢,很謹慎。走過溝坎、丘陵、趟過小河,沒有發現敵人。正當他們放快腳步,呐喊著奪取敵陣地時,突然,從兩翼的樹林裏,躍出兩支穿土黃色軍裝的北騎,呼嘯著,呐喊著,如一股黃河洪峰殺過來,一支支揮動著寒光的馬刀,一支支閃著幽光的馬槍,一匹匹四蹄騰空的鐵騎,勢如破竹,銳不可擋。南軍腹背受敵,陣腳大亂。他們力圖挽回頹勢,整合隊形倉皇迎戰,無奈無力回天,隊形被北軍衝得七零八落。第一回合以北勝南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取南守北攻之勢。北騎從兩翼接近南軍陣地,行到幾百米後,突然一聲炮響,一倍多於北軍的南軍,從紅荊地、樹林、窪地驟然殺出,勢如破竹,銳不可擋,南軍仰仗人多勢眾,將北軍隊形衝亂,使北軍處於分割圍殲的境地。雙方展開追逐戰。不管從人數,氣勢上看,北軍均處劣勢。熟料,戰局瞬間發生變化:原來北軍派出的騎兵,隻是聲東擊西之計。其實,北軍的三分之二,早從地勢險要之處涉過老沙河,返回到南軍指揮部身後,突然號炮連天,喔呀喊叫,猛然出擊,南軍急調騎兵回援,已經來不及。幸虧南軍還算聰明,在幾百米之外埋伏著一支預備隊,才保住帥旗及長官倉皇轉移……收操的號炮響了,兩軍雖局部各有勝負,但從整體實力看,北軍占明顯優勢。北軍取勝原因,一是展開前對陣地做過透徹細微的偵察,對地形地物熟悉,偷襲敵指揮部的兵馬,早於夜間埋伏好;二是出奇製勝,不拘一格,使南軍措手不及……接下來操演的軍事六項全能。有負重賽跑,跨越障礙、射擊、拚殺、泅渡、馬術等。參賽人數由對方裁判按花齊冊隨機取樣,做到公平合理,心服口服。結果,北軍均占上風。彰德秋操原訂7天結束,尚有步兵攻防,工程兵修路架橋、隊形隊列等多項科目。但隻進行了3天,朝廷發來急電,停止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