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六 決裂
段祺瑞回來幾天不見袁世凱。一方麵他性子急,喜怒哀樂溢於言表,見了袁世凱難免發牢騷,傷感情;一方麵他對袁世凱的做法不滿,是一種無聲地抗議。你不見他他見你。袁指名點姓要他到統率處開會。這個令他傷心又尷尬的地方他不想去,可不去又不行,隻好硬著頭皮去。
早晨,他起床不算晚。但他不像一個正兒八經的軍人跑步、練劍、打太極。1902年在順德府平叛時,因夜間墜馬,左腿落下殘疾,起床後第一件事是用冰塊冰腿,還要姨太太不停地揉捏。早晨的時間大多花在這上頭。隨後,是到書房閱讀公文信函,羅鳳閣把頭一天的來文摘要後,放辦公桌上等他批閱,之後,他才去衙門辦公。不過,自從成立軍統處後,文函大幅減少,即使有也是些無管緊要的小事。這對一個嗜權如命的人,無異於致命一擊。
段祺瑞住的府學胡同,隔壁便是陸軍部大院。為了上下班安全方便,段在後院辟有側門與軍需司走廊相通。兩門均有崗哨晝夜值勤。今天,路過一段綠色長廊時,見兩個小丫鬟站在藤蘿架下說悄悄話。一個說,這幾天老爺脾氣不好,公事不順心,他也不體諒老爺,還那麼胡作非為,要是老爺知道不打斷他的腿才怪呢。令一個說,少奶奶真怪可憐的,天天哭,真是命不及呀。……段祺瑞聽得出是說他兒子宏業。這幾天,他的幾位老友也在旁敲側擊地說他兒子,夫人佩蘅也話裏話外地讓他管一管。所以,他對此十分敏感,立刻大聲說:“過來,你們說什麼?”
倆丫鬟嚇得一激靈,趕忙撲通一聲跪地求饒。段說:“聽著,如實招來不難為你們;不然,我打死你們!”
段祺瑞家規甚嚴,上至夫人、管家,下自姨太太、子女、傭人,見了他嚇得像鼠見貓。但他除對兒子動輒打罵外,對他人從不打罵。但他那副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的尊容,足夠人不寒而栗了。一次,一個軍需官買來一個小丫頭,他太太經常虐待她,常打的孩子鼻青臉腫,鬼哭狼嚎。不知怎麼傳到老段耳中,他勃然大怒,把軍需官夫婦叫來,當著家人把軍需官夫婦臭罵一頓,打了軍需官20軍棍……小丫鬟哪敢隱瞞,向老段吐露實情。
原來,老段先在湖北,後在河南曆時半年之久,段宏業越發無法無天。他在外狂嫖濫賭,無所顧及,仰仗乃父勢力欺男霸女。他幾次買回妓女,玩膩了賣給濟良所,無情地摧殘女性,因而惹出人命官司……段祺瑞跟別的軍閥不一樣,聚斂財富,置辦田產。每逢年過節,官場有“冰敬”(中秋節)、“炭敬”(春節),許多軍閥借機發財,他堅決反對。每有人送禮必須讓他過目,揀一二樣不值錢的收下,其它原物璧還。一次,齊夔元送來價值連城的珠寶、古玩幾十件,他原物送還;張作霖從東北送來江魚、貢羊一大車,他隻留下兩條江魚;馮玉祥送來一隻大南瓜,他欣然收下……今天,他聽兒子胡作非為,直氣得七竅生煙,加上這些天心情不好,更如火上澆油。不是副官提醒要遲到了,他非鬧個天翻地覆不可。最後,他跟管家硬邦邦甩出一句話:“告訴他,哪兒不許去!”
段祺瑞到場時人已到齊。見他進來人們齊刷刷站起來,“芝帥”、“總長”、“總理”地亂叫,中國人是習慣給人戴高帽的。段祺瑞依舊一臉傲相。
會議很隆重,除軍統處官員外,陸、海、參三部、總統府帶“長”字的差不多都到齊,有幾十人之多。
這個會是王士珍和阪西利八郎一手策劃的。阪西是日本人和北洋之間的關鍵人物,早在前清時來中國,任兵部顧問;民國後又被袁聘為陸軍顧問。本與段祺瑞過從甚密,但出任總統府顧問後,開始疏遠段。袁幾次與他和王士珍密談對抗段的辦法,並幾次許給王士珍出任陸長。王士珍素來不喜歡段,但又怕得罪他,更怕別人說他“不夠朋友”而一再推辭。所以,今天王士珍見到段頗有負疚感。拉著段的手坐在身邊,悄悄說:“三弟呀,一晃3年不見,你好嗎?”段不冷不熱地說:“還好。”王又說:“華甫弟遠在南京,兩年多沒見了,你見過他嗎?”段說:“去年軍事會議見過一麵。”王士珍話外有音地說:“唉,他脫了心淨,我卻自討苦吃,袁克定苦苦哀求長跪不起,盛情難卻呀!”段不涼不酸地說:“能者多勞嘛,有人器重總不是壞事。”王士珍信誓旦旦地說:“放心,我王士珍不會背友求榮!”
“大總統到——”嘈雜會場立刻鴉雀無聲。大家各就各座,王段二人也各就其位。
不一會兒,袁世凱身穿黑色製服來到會場,人們不約同起立問好。袁世凱聲音響亮,渾厚,聲音從胸腔深處發出,頗有金屬韻味,這種聲音極易引人共鳴。他微笑著,和藹可親地向大家問好,揮手寒暄。
段祺瑞卻像第一次認識他,研究他:他的外表如此敦厚、質樸、慈祥,為什麼如此虛偽、狡詐、狠毒?為什麼他不能表裏如一,而要那麼多偽裝?他正想入非非,袁世凱一眼瞄見他,笑眯眯伸出雙手走過來,拉住他的手說:“哈哈芝泉,你回來了,想你,想你呀!”段言不由衷地問:“大總統可好?”袁說“好好,你回來我該輕鬆多了。你坐,會後我們好好談談。”
他這一套勝過千軍萬馬,能讓政敵麻痹、懈怠、輕易放下武器;他這一套能讓自己人振奮、激動,傾心於他。他這一套一用再用,百試百靈。然而,段祺瑞卻不再上當,因為,他從骨子裏徹底看清他……大會由王士珍主持,他說,今天會議有三項內容,一是宣布大元帥統率辦事處組成名單;二是廢省改道,軍民分治;三是宣布大總統任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