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起床後,他的必修課是冰腿。這時,他坐在躺椅上,邊抽煙鬥邊想心事。
……這次組閣是他最愜意的一次。他以“再造共和”的英雄殺回北京後,國會已被解散,新總統尚未到任,反對派驚魂甫定。所以,他可以比較自由地挑選內閣成員而無人掣肘。除一個司法林長民是馮國璋的原秘書長外,其他人全部是研究係,交通係,親日派成員。
另一件令他滿意的是,他跟日本政府建立牢固關係。他不惜用鐵路、稅收、森林作抵押向日本借款。最近一筆多達2千萬元,還有價值幾百萬的軍火在接洽中。這些借款名義上用於農商、電信、經濟建設,實際上大部分用於政府開支,個人揮霍和裝備皖係軍隊上。日政府還答應出錢出人出槍,為皖係訓練部隊。這是多麼誘人的前景啊!有了這些現代化武器,我段祺瑞就可以讓西南臣服,維持段氏一家的統治……不錯,北京是他段祺瑞的天下了。這是幾天前沒法想象的。不過,在一統天下的背後,還有許多隱憂!首先,那位野心勃勃,狡獪圓通的代總統馮國璋不是好惹的。他跟手無寸鐵的黎元洪不同,他有地盤有軍隊,有更多陰謀詭計。馮國璋同樣看清這步棋:即假手張勳推翻總統,然後從中漁利。他不惜花重金收買複辟簽名,讓簽名者心存感激。多年來,他經營自己的“獨立王國”,籠絡一大批追隨者。他比段更高明的是,國民黨和西南派都能接受他。凡此種種,不能不讓段祺瑞心有餘悸。
當段的追隨者圍繞在他身邊,為總統大選而喋喋不休時,幾乎無人想到躲進日本使館的黎元洪。直到張國淦提到他時,大家才麵麵相覷,以為他神經出了毛病。他說:“根據約法,總統因事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職務;可現在大局甫定,仍應請黃陂複職……”
段祺瑞像蠍子蜇著尾股,“騰”地跳起來,抓住張的衣領厲聲問:“你什麼意思?難道我打下來的江山,還要拱手讓給他嗎?”
這時,軍法處長丁士源拔出手槍,對準張國淦大聲說:“誰為黎元洪做說客,我崩了他!”
張國淦莞爾一笑,想起一月前他向黎元洪建議恢複段的職務時,金永炎也曾拔出手槍對著他,罵他是段的說客。張國淦天生具有政治家風度,對這些人的淺薄不屑一辯,隻從鼻孔裏冷笑一聲,不緊不慢地說:“黎元洪受此大挫,再不會跟總理摯肘了,倒是那位手握重兵,詭計多端的馮某,未必肯俯就於你……”
段祺瑞鬆開手,他妒嫉張國淦何以麵麵俱到,八麵來風;又不得不佩服他過人的洞察力。他沙啞著嗓子無可奈何地說:“好吧。”
然而,已吃盡段及其爪牙苦頭的黎元洪,早已心灰意冷,不會再往火坑跳了。正當段祺瑞及其爪牙物色另一位傀儡總統徐世昌時,前後長眼,八麵玲瓏的馮國璋,早鼓動軍閥們連篇累牘地發布掬誠電了……趕走一個窩囊廢,卻成就了一位野心家!
另一件使段祺瑞不快的是:圍繞總統合法性內閣成員之爭開始了。
北洋派說,黎元洪在複辟政變發生的第二天,就已引咎辭職,並發表了“冬電”:根據約法第40條及大總統選舉法第5條,已請馮國璋代行大總統職權。因此,馮國璋取得總統地位是合法的。擁黎派則認為:黎元洪的冬電是讓馮國璋在南京代行總統職務,並沒有讓他永久代下去;一旦總統恢複自由,總統職權自然恢複,代理資格隨之取消……不久,上海的報紙又刊出黎的另一通電;該電不僅沒有提到辭職,也沒有提到請馮國璋代職。北洋派說,此電報是金永炎偽造的;擁黎派卻說冬電是北洋派偽造的。一時間真假難辯,莫衷一是,鬧得沸沸揚揚。
更令段祺瑞頭痛的是,孫中山和國民黨人,都站在擁黎派一邊,而西南各省,不僅擁黎複職,也擁護孫中山供職。其鬥爭矛頭一齊對準北洋派。不僅如此,國民黨閣員程璧光,還派軍艦到秦皇島迎接黎元洪南下就職。
關於內閣問題,西南派和國民黨與段祺瑞的鬥爭尤其尖銳。
7月3日,程璧光以海軍總長名義發布討逆電。北洋派認為,李經羲內閣成立時,原任海軍總長程璧光已經被解職,因此,程的總長資格已不複存在。國民黨則認為,從張勳到北京之日起,黎元洪已失去自由,李內閣是張勳一手泡製的,不能算數。因此,程璧光仍是總長。
不久,另一位閣員、外交總長伍廷芳,帶著外交部的印信到上海,在交涉員公署設臨時辦公處,並通電全國行使外交總長職權,指斥北京外交部為偽外交部。此舉引起段祺瑞極大憤怒,因為兩月前對伍廷芳的免職令是他副署的。段立刻以國務院名義通電否認其外長資格。但國民黨人有充分理由:張勳到北京的當天,伍廷芳就攜印信化裝離京,此後的北京從未任命新外長。直到7月9日,馮國璋以代總統名義補發一道命令,才算正式解除伍廷芳外長職務……最令段不安的是,由於他一手製造了政變,又一手包辦討逆軍事,引起西南各省的不滿。7月14日,唐繼堯首先發難,拆穿段的陰謀,並公開否認段內閣的合法性。他發表通電說:此次變亂,即段氏釀成,安能再居總理之位?黎總統以非法解散國會,又誤引張勳入都以致複辟,業已違法失職,且在孑然一身顛沛流離之際,下令任命總理,在法理上尤難認為有效,繼堯誓不承認!
在督軍團作亂和張勳複辟期間,西南幾省即已相繼宣布“自主”、“半自主”,段內閣複活後,它們依然保持敵對狀態,不肯取消自主。南北對立更明朗化。
8月1日,馮國璋帶領親信、幕僚、妻妾、家丁1百多人,帶著8千名總統拱衛軍,坐專車到達北京。北京舉行了隆重歡迎儀式。段祺瑞、王士珍及全體閣員、朝野要人、清室代表等幾百人去車站迎接。炮炮聲、鑼鼓聲響徹雲霄,過街幛,大標語輝煌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