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出站台,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隻見站台廣場上人山人海,萬頭攢動。上下車的旅客,北京市的商人,工人、學生和市民,裏八層外八層圍在一起,許多從四麵八方趕來的人,還在向這裏湧動。徐樹錚在保鏢的護衛下,也隨人流擠向圈內。但見操著天津、北京、上海等鄉音的男女學生上百人站在中間,他們打著“歸國請願團”的旗幟,舉著“反對《中日軍事協定》”,“反對出賣中國主權”,“反對內戰”,“反對媚日賣國政策”等橫幅和旗幟。一位女學生登上高桌,手執喇叭筒,發表慷慨激昂、聲淚俱下地演講。她說:“親愛的同胞們,朋友們!我們是日本歸國留學生,我們為向政府請願而來。同胞們,我們又一次被出賣了!5月16日,北京政府不顧國人反對,與日本人簽訂了《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規定允許日軍在中國領土駐紮,雙方互派職員,互通情報,互相提供運輸通訊便利,允許日本駐兵蒙滿和通過中國境內進軍西佰利亞的權利……5月19日,中國政府又與日本簽訂《中日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允許日海軍自由出入,駐紮中國領海和港口。同胞們,這是赤裸裸的出賣,這樣一來,我們的領海、領土都無條件地賣給了日本人……愛國的同胞們,朋友們行動起來吧,掀起反對內戰,反對賣國的新高潮!”
接著,是震耳欲聾的口號聲和台上台下、同仇敵愾的熱烈氣氛。
有少數人提出稀奇古怪、汙穢下流的問題,也有人故意起哄擁擠怪叫,企圖把會攪散。但被場上強大聲勢製服、驅趕,灰溜溜離去。
徐樹錚等人趁混亂機擠出圈外,驅車趕回國務院。一到國務院趕忙去見段祺瑞。段祺瑞迫不及待地說:“又錚,你來得正好,看來,國內形勢不容樂觀哪!”
小徐摘掉巴拿馬禮帽和墨鏡,坐在段祺瑞對麵的椅子上,掏出手絹擦著額上汗水,靜聽著段老怪講話。老段接著剛才的話茬說:“你到衡陽第二天,曹三兒不經批準,帶領司令部全體人員回到天津。我曾兩次約他到京一談,他稱病不來。張懷芝也步其後塵回山東去了。”
徐樹錚說:“曹三兒如此頑固必有原因。”
老段說“據說,你接近吳佩孚引起他的不滿,意識到有意拆他的台。”
小徐說:“隻要抓住吳佩孚,由他去。”老段問:“能抓住嗎?”“差不多。”段祺瑞憂心忡忡地說:“可怕的是,曹錕離武漢前,曾與王占元,趙倜、陳光遠、李純交換了意見,擬發一個聯電,假口‘民生凋蔽,不堪再戰’,提議‘停戰議和’。我得知此情大為震驚,分別給他們發了電報,才把他們穩住。”
小徐也憂鬱地說:“是啊,此事令人堪憂。這說明原主和派不僅死灰複燃,陣容且有所擴大,而且曹三兒充當了他們的領袖。”
老段說:“唉,我擔心的正在於此啊。還有一個棘手問題,張作霖聽說我們要調奉軍入湘,大為不滿,借口‘邊防吃緊’,擬把關內奉軍調回,還要把湘東奉軍抽走。”
小徐長籲一聲道:“啊,真是舉步維艱哪!”
段祺瑞舉著煙鬥,繞室徘徊:“其它形勢也非樂觀,中日兩個軍事協定簽署後,國內反對之聲大熾。最可恨的是留日學生,5月11日曾在東京集會反對,日警捕去學生代表34人。但次日他們繼續集會,決定集體罷課,組織歸國請願團。不久,分批回到京、津、滬,聯合各界人士共同反對政府,並在上海組織救亡團體,各省設支部,聲勢造得很大。西南各省當權者趁機作亂。先是陸榮廷、唐繼堯、伍廷芳聯名電請馮國璋,表示一致對外,國內問題可以和平解決。5月15日,伍廷芳等又發通電,你看……”
說著,段祺瑞回到桌前,從文件夾裏拿出電稿遞給小徐。上寫道:
……國且將亡,法於何有?中央果能開誠布公,聲明不簽亡國之約,而對於南北爭持之法律治諸問題,組織和平會議解決一切,倘忠言不納,務逞其窮兵黷武之心而甘心國家為孤注,則我國民寧與偕亡,斷不忍為人魚肉署名者有伍廷芳、陸榮廷、唐繼堯、林葆懌、劉顯世、譚浩明、熊克武、程潛、李烈鈞、李根源、陳炯明、莫榮新等12人,陣容十分壯觀。
小徐冷笑道:“嘿嘿,這份通電有兩點變化:一是第一次稱我們為‘中央’,二是表示護法問題可以不堅持。這是西南派跟我們妥協的跡象。”
段祺瑞厭惡地一揮手說:“不理它!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是:在這次反政府行動中,中國的民族工商業表現得空前活躍。他們一改‘一團和氣’和不問政治的態度,在天津召開全國商會聯合會,思想空前一致,他們推舉代表進京請願,提出三條:一、請馮國璋拒絕在協定書上蓋章;二、請全國團結一致,挽救危機;三,向駐華各國聲明,中國人誓不承認中日軍事協定。並聲稱如政府不答應,他們就罷工罷市。
“農民,特別是戰區農民,還有工人、學生反對內戰和對外政策的情緒甚高,北大、高師、工業、政法等大學已聯合起來,輪番找總統、總理請願。 我已派出大批便衣特務軍警,破壞他們的行動,但收效甚微。又錚;說說你有什麼打算。”
小徐略加沉吟後,提出個人看法。他說:“卑職以為,不管遇到多大阻力,武力統一政策和對外方針不能變,最多做小的調整。至於解決當前危機的方案不外有4點:”第一,吳佩孚能征善戰,一定把他抓住。芝老可否直接與他通電,任命他‘孚威上將軍’和第一路軍總司令,以示優寵”
老段躊躇道:“這……總理和一個師長對話,前所未有啊!”
小徐堅持道:“隻有此,方顯優寵。將軍在官製上為‘特任’級,與暫軍並行。一個軍人獲此殊榮,就取得候補督軍資格。總理直接與他對話,他定會感恩戴德,甘心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