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吳佩孚還有致命的一招。為了打擊吳光新東進計劃,一方麵約會王占元、陳光遠增加兵備,做好戰略部置;一方麵結好駐湘潭的第20師師長範國璋,駐湘東的暫編第1師師長張宗昌,駐安慶的暫編等2師師長田樹勳等,告訴他們一旦直皖兩軍交火,。要求他們“袖手旁觀”;另一方麵與駐常德的馮玉祥達成密約,請他暗中調兵遣將,到宜昌、沙市預伏,待吳光新船隊通過,狠狠打擊他的東渡計劃……這一切步驟實施後,他才於今天正式撤軍北歸……北京團河,皖係大本營裏。段祺瑞心中翻江倒海,一絲不能寧靜。“飯桶”、“白癡”不知罵過多少遍;求援電、告急電,不知扯過多少次。他哀歎他的部下怎麼都這麼廢物?怎麼沒有一個趕上吳佩孚?開始是傅良佐未戰先逃,丟了湖南,令其大丟其臉,導致他辭職下台;今天又是張敬堯,10來萬人竟擋不住3萬吳軍!真是“播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太令他傷心失望了。他躺在床上假寐,臉躲在臂彎裏,竟不知不覺垂下淚來,悲歎自己命運多舛,生不逢時。可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啊……“芝老,”不知何時小徐悄悄走進來說,“前方又有急電……吳佩孚的船隊已順利通過湘潭、株洲。”
“什麼,”段祺瑞騰地一躍而起,氣急敗壞地吼道:“為什麼不攔截,為什麼不攔截?!”
“張敬堯來電說,吳佩孚船隊整齊有秩,一絲不亂,士兵們抱著槍,唱著歌,坐在甲板上從容而過。前有王承斌水路先導,後有張福來陸上殿後,他們未敢造次……”
“什麼‘造次’,分明是飯桶,廢物!命令張敬堯,要不惜任何代價,在長沙堵住吳佩孚!命令吳光新加快東進步伐,迅速增兵嶽陽;命令範圍璋、張宗昌、田樹勳迅速向長沙靠攏,把吳軍消滅在長、嶽一帶!”
“芝老,”小徐愴然道,“看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了……”
“什麼意思?”段祺瑞見小徐淚光閃爍。
“吳光新在宜昌、沙市受到重創,損失慘重。隻有一個混成旅到達豫南……”小徐聲音顫抖,險些哭出聲來。
“誰幹的?”“馮玉祥”!“他不是在常德嗎,怎麼到宜、沙?”“這又是吳小鬼的陰謀詭計。他早已勾結馮玉祥暗中設伏、陰謀得逞。範國璋、張宗昌、田樹勳早就傾向直係,這次立場更趨鮮明。他們是不會幫助我們的。”
聽罷,段祺瑞頹然坐在太師椅上,一陣頭暈目眩,閉上眼睛。小徐在一旁輕聲喊:“芝老,芝老,你不要緊吧?要不要躺一躺?”說著去攙扶,被段祺瑞輕輕推開。許久,他才悲天憫人地說:“天——意——呀”兩行濁淚不知不覺溢出眼臉。“看來吳軍北歸隻是時間問題了。我所擔心者是張敬堯能否守住湖南?”
“譚延闓的湘軍隻有一師和一些雜牌軍不足萬人,”小徐發表自己的見解。“而槍支加起來不過3、4千枝。老百姓稱他們是‘叫化軍’。他們焉能抵抗張敬堯的10萬正規軍?當然,桂軍實力要強得多,但他們早就不戰而退了。現在,廣東的‘三角鬥’日趨激烈,桂係軍閥為了維持他們在廣東的統治,絕無餘力幫助湘軍。所以,張敬堯對付吳佩孚可能無能,但對付‘叫化軍’還是綽綽有餘的。”
“報告!”突然,機要副官進門報告。“什麼事?”小徐不耐煩地問。
“湖南急電。”副官說,“湘軍從5月26日開始揮兵北進,於28、29兩日先後占領祁陽、耒陽,前鋒已到達距衡陽20華裏的東陽鋪。張督軍要求緊急增援。”
“增援個屁!”段祺瑞把手裏茶杯猛擲出去,“10來萬大軍擋不住3千叫化軍,丟人!現眼!”
副官嚇得趕忙退出去。徐樹錚三腳兩步跑到地圖前,找到祁陽、耒陽二縣的方位。測量一下,距衡陽隻有一日路程。他說:“怪呀,吳軍25日撤軍,湘軍26日就開始行動。吳佩孚與湘軍一定達成默契。”
“不行,”段祺瑞怒發衝冠道,“我去找徐世昌,逼他下討伐令!”“也好。給他一點壓力。”
“你趕緊給陝、甘、魯、皖、浙等省督軍發電,讓他們迅速發表聯電,催促北京政府明令討代湘軍背信棄義的行為。”
“好,還要讓他們提出‘吳軍甫撤,南軍即進,吳佩孚定有勾敵情事,’請求政府查辦吳佩孚!”“你看著辦吧。要快。”
說罷,段祺瑞坐上汽車去了總統府。不等通報,他就徑直闖進徐世昌的辦公室。他已經很久不到公府了,有事不是寫條子,就是打電話。知道今天來者不善,但因局勢發展對段祺瑞大為不利,這位張牙舞爪的“太上皇”,已經失去震懾力,他已經不那麼怕他了。於是,稍稍鎮定一下情緒,欠欠身子,不卑不亢地說:“芝泉,請坐。”
“湘軍背信棄義,”段祺瑞往沙發上一坐,扇著折扇,立馬追風地說,“甘為戎首,破壞和平,公然攻擊北軍,應迅速下討伐令,不能姑息!”徐世昌莞爾一笑,慢條斯理地問:“可是,派誰去討伐呢?”“這……”
徐世昌的一句話,問的段祺瑞張口結舌。是啊,範國璋、張宗昌態度曖昧,不聽指揮;皖係各省隻能自保,不能出兵;剩下的皖係軍隊,哪有餘力去湖南討伐?他自己也感到惶然無計。於是,茫然地問:“難道姑息遷就不成?”“湖南戰爭隻是局部戰爭,跟南北戰爭沒有關係。湖南民眾久處張敬堯暴政之下,早已怨聲載道,幾年來奔走呼號,請願驅張。現在,他們在‘湘人治湘’的口號下,群起而攻之,這是針對個人之舉。如果政府硬行幹涉,不僅與事無補,反而使政府威信掃地。依老朽愚見,還是姑妄聽之為好。”
段祺瑞像頭倔牛,一跺腳負氣而去。段祺瑞回到團河後,壞消息接踵而至。
5月27日,吳佩孚率領龐大船隊接近長沙。段祺瑞曾接連給張敬堯發急電,要他不惜一切代價沿途狙擊。其實,這時的張敬堯和吳佩孚是麻杆打狼——兩頭害怕。他們都作了最壞的打算:吳佩孚的士兵槍上膛,炮褪衣,水上陸上作了戰術配合,他本無意“戰長沙”,但隻要張敬堯敢於攔截,他立刻水陸配合,一舉奪下長沙,把張敬堯的部隊“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