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先生住院治療半月有餘,仍不見好轉。不得已接受手術治療。開刀後發現肝髒布滿大小腫物,遂定為肝癌,雖經醫生以放射線、針藥等多方治療,依然無效。征得中山同意,將先生移往鐵獅子胡同顧維鈞宅休養。
段祺瑞對先生之懇切陳詞不作絲毫讓步,中國國民黨遵照先生指示,決定不參加善後會議。
31日,段祺瑞到顧維鈞宅探望先生。一個表麵敷衍,一個大失所望,二人實在沒話可講,隻是言不由衷地敷衍幾句,便匆匆忙忙結束了這次曆史性會見。
2月1日上午,醞釀已久的善後會議終於在北京開幕。不過,在會議人數上大煞風景,原定代表184人,由於中山先生、黎元洪、唐紹儀、梁啟超、岑春煊、王士珍等名流抵製,國民黨人拒不出席,實到隻有96人,剛剛超過半數。
段祺瑞顏麵無光,騎虎難下,隻好硬著頭皮出席會議並致頌詞。在一通吹噓文後,他分六個綱目分別闡述:一,辛亥革命之意義;二,革命延長之危機;三,製定國憲,速成省憲;四,善後會議與統一;五,國民會議與製憲;六,建設前途之責任。他認為“民國垂13年,非爭即亂,”欲結束這種局麵,“莫如速定國事。欲求國事之速定,則舍國民製憲,無他途也”。他說,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主張打倒軍閥,打倒列強,“圖所謂徹底改革,是直自擾而已。”
他說:“善後會議之召集,以解決時局糾紛,籌備建設方案為主旨,與國民代表會議,截然為兩事,性質既殊,組織各別……有識之士,當不至並為一談”,他認為“國民方麵,既無糾紛可言,亦不能負解決之責”,隻能由臨時政府“與全國軍政當局……旁求當世名賢碩彥之指導,消弭循環報複之隱患,用成和平改造之新治……”。
至於國民會議或國民代表會議,段祺瑞認為隻有“政府準備提案之綱領,以俟善後會議之考慮”,言外之意,這種會議仍由軍閥、官僚、政客控製。
因為不足法定人數,所以,段祺瑞隻主持了一次開幕式就擱置起來。一直到13天後才正式舉行第一次會議。選舉親奉老朽趙爾巽和親皖政客湯漪為正、副議長。
在北洋軍閥統治期間,有槍便是“炕頭王”。槍多地盤多,槍少地盤少,隻要有槍就沒有人敢罷免他;一旦丟了槍,被其他軍閥吃掉,他的地盤也就沒有了……段氏上台,身兼二職;又因大多國會議員參與了賄選,遭到國人唾棄,國會已經癱瘓。反使執政府不受國會監督與牽製。乍看起來,段祺瑞似乎有無限權力,可以為所欲為,可以按自己意誌大幹一場了。
然而,由於皖係軍閥的實力已被瓦解,僅剩一批無權無勇的官僚政客。而奉係軍閥實力最強,時刻想奪取北洋政權,控製全國;唯因資望不足,需要一個傀儡過渡一下,張作霖才暫時拉出段祺瑞作“墊腳石”,馮玉祥雖與張作霖信仰不同,但其目的一樣,都想稱霸中國。同時,國民軍駐紮京畿,眼到手到。因此,缺乏實力為後盾的段祺瑞,根本無法按照自己意誌行事,隻能仰奉、馮兩係的鼻息辦事。真如張作霖所譏諷的那樣,段祺瑞是一隻煙熏火燎的“北京烤鴨”,其處境可想而知。
為討好兩係,段上台伊始,即任命張作霖為鎮威上將軍,節製東三省軍務,兼東北邊防屯墾督辦、奉天省長。分別任命張作相、吳俊開為吉林、黑龍江督辦。
同時,段也不敢怠慢馮玉祥。任命他為西北邊防督辦,將察哈爾、綏遠和京兆所屬22縣劃歸給馮,並允許馮軍擴編6個師3個混成旅。批準胡景翼督豫,孫嶽督陝……9月19日,段祺瑞再次出席善後會議,並發表演講。他以臨時執政的身分,一口氣提出25個議案:軍事方麵有:整理軍事大綱案,收束、安置軍隊案,富兵於工修治河道案,富兵於工修治全國道路案,等等。財政方麵有:擬定軍費標準案,擬定中央概算案,核定各省區預算案,推行新稅案,整理內外債款案,等等。
他要求會議著重解決軍事、財政問題,要求各省財政扣除本省軍費後,一律上繳中央。各省軍隊應有一定限額,額外兵員另行安置。他雄心勃勃,誌在必得,希望財、軍大權收歸中央,削減地方軍事實力,以達到統一一尊之目的。
段祺瑞說這番話的時候,各地軍閥正進行著空前大混戰:吳佩孚兵敗後回到洛陽,立腳未穩突遭其部下憨玉昆襲擊;鄂督蕭耀南陳兵鄂北,拒絕吳佩孚入境;奉係正計誘陳調元倒戈驅齊(燮元);第二次江浙戰爭時起時落;江南爭奪戰正酣,奉軍趁火打劫;陝、皖、魯爭督大戰此伏彼起……段祺瑞的講話理所當然捅了馬蜂窩!他剛回到執政府,善後籌備會議總辦許世英驚慌失措跑了進來,一進門就喊:“報告執政,會場亂套了!”
他介紹說,段祺瑞做完報告後,大家分組討論。奉係代表你言我語,發言激烈,對段祺瑞的裁軍、限額等強烈反對,說這是衝他們來的,若不改變計劃,他們集體退席加以抵製。其它省區的實力派也紛紛反對,趁機發難。
聽罷許世英的介紹,段祺瑞長噓一口氣,進一步感到仰人鼻息的難處。他隻好說:“好吧,讓他們休會,告訴奉係代表,今晚我接待他們。”
晚上,段祺瑞把楊宇霆、張景惠約到空府會談。段討好地說:“今天將二公請來推心置腹地談談。我們是一家人,有話好商量。諸位代表對會議安排有意見,不妨談一談。”
楊、張都是官場老手,又是八麵玲瓏的人物,摘章造句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他們你看我,我看你,都希望對方先說,最後,張景惠清清嗓子,慢條斯理開了腔:“不錯,我方代表是有意見。奉方有軍隊20多萬,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執政提出裁軍、限額、整理軍事,無疑都是針對奉軍的。現在一半奉軍在關內,正在向長江流域延伸,換言之,正在為盧永祥打天下。如真的實現裁軍、限額、受損失最重的是奉軍。”
張景惠的話似重錘敲在段祺瑞心上。實際上,段祺瑞的裁軍的確是針對奉軍的,他希望抑製奉係迅速膨脹的實力,達到各係大致的平衡,以便鞏固自己的地位。他沒想到,任何觸犯奉係利益之舉,都是危險的遊戲。
張景惠話音剛落,楊宇霆弦外有音地說:“是啊,正像執政所說,我們是一家人,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請執政從大局著想,全麵衡量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