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七三 苟延殘喘
1925年10月26日,段祺瑞醞釀已久,寄以厚望的關稅特別會議開幕了。參加國有美、英、法、日、意、德、比、荷、葡及瑞典、挪威、丹麥共12國。邀請這麼多國家在中國開會,這是空前的壯舉。段祺瑞感到身價陡增。
說起關稅協定,有一段令人痛心的曆史。
早在1854年,英、美、法三國駐滬領事,根據《南京條約》組織“關稅管理委員會”,用他們的人管理中國海關。這個強盜規定,於1858年《天津條約》中確定下來,由上海推及全國。70多年來,關稅協定成了帝國主義套在中國人頸上的一根繩索,中國關稅沒有自主權,一切聽命於洋人。
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時,中國政府曾提出關稅自主問題,和會以不在討論之列為由,不予理睬。1922年,中國代表又在華盛頓九國公約會議上提出同一問題,指出即使戰敗國也無關稅協定先例,而中國為戰勝國之一,不應受此約束。帝國主義者無言答對,推說待九國公約簽字後,允許中國召開國際關稅特別會議,加收2。5稅金,以保證關稅協定繼續有效。在侵略成性的強盜麵前,即使這點小小的讓步,也難以實現,中國曾兩次提出召開關稅會議,各國以九國公約尚未簽字為由拒絕兌現。直到法國以承認金法朗案作為交換條件,九國公約才簽了字。
本來,帝國主義者還以種種借口拒絕召開關稅會議的。惟因中國爆發了“五卅”反帝運動。一方麵,他們害怕這場席卷中國的反帝運動;另方麵他們想討好段政府,繼續鎮壓群眾運動。而段祺瑞沒有力爭關稅自主的膽魄,隻求做到部分加稅以緩和日益惡化的財政,也就心滿意足了……開會這天,懷仁堂門外金風送爽,花團錦簇。高大的建築物上彩旗飄揚,13國國旗,一字排開豎在大門前;各種牌號的小轎車,停放在門前廣場上。為了會議安全起見,中南海的大門內外增哨加崗,戒備森嚴;通往懷仁堂的路旁、道口、樹下,崗哨林立,氣氛莊肅,沒有特別許可任何人不得靠近會場。
上午8時許,段祺瑞穿著西裝,紮領結,足蹬皮鞋(他之所以這樣打扮是為了討好外國人),在正副議長,全體閣員簇擁下步入會場,立刻引起中外與會者一陣熱烈掌聲。軍樂隊演奏活潑歡快的進行曲,在有節奏的旋律中,段祺瑞健步登上舞台。這時,已在主席台上就座的12國首席代表,都站起來鼓掌歡迎,段祺瑞走上前去同大家一一握手致意。其實,這些首席代表都是由駐華公使兼任,隻有日本政府另外派出代表團,其首席代表就是曾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的前駐華公使日置益。
8點30分,大會主席、外交總長沈瑞麟宣布開會。全體起立,奏中華民國國歌,大家參差不齊地唱:“日月光華,旦複旦兮……”
在掌聲中,段祺瑞首先致辭。他以謙誠真摯的感情,歡迎各國代表出席會議。接著,列舉了關稅協定的起因,沿革及其不合理性。說明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之立場,中國曆界政府多次宣言並無放棄關稅自主之要求。今天,中國政府提議召開特別會議,希望能有所決定,以祛除稅則上之束縛。尚望與會各國,本著國際慣例,道義原則,共同協商,以期達到共同滿意之結果……他的講語字裏行間充滿對帝國主義的乞求和幻想。希望帝國主義忽發良知,作出有利於中國的決議。
他講完後,中國六代表之一王正廷代表中國政府提出四點建議:一,撤廢條約中關於限製中國關稅部分;二,中國允諾實施國定稅率與裁撤厘金同時進行,最遲不過民國十八年(1929年)1月1日;三,裁厘前的過渡辦法:中國海關稅則除照現行值百抽五外,普通品加征百抽五之臨時附加稅,甲種奢侈品加征百抽三十,乙種奢侈品加征百抽二十之臨時稅;此項暫定稅率於成立協定三個月發生效力……王正廷剛說完,忽然,隱隱約約的口號聲、喧囂聲,由遠而近傳到會場。中外代表主刻豎起耳朵仔細諦聽,臉上無不露出驚駭表情。
不一會兒,執政府衛隊旅長宋玉珍,慌裏慌張跑上後台,低聲向段祺瑞報告,有五六千學生和各界民眾聚集在中南海門外遊行示威,高呼關稅自主,反對妥協的加稅辦法,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口號……“可惡,實在可惡!”段祺瑞咬牙切齒地說,“這是在外國友人麵前丟我的臉。把他們趕走,趕走,把挑頭鬧事的給我抓起來!”
幾個月來,北京,乃至全國的群眾運動從未停止過,反帝浪潮從未平息過。早在關稅會議召開之前,全國人民就紛紛指出,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關稅協定必須砸爛,中國必須自定稅率,自己支配關稅稅款,自行規定用途,召開關稅會議,期待洋人施舍,等待洋人批準,這是與關稅自主精神背道而馳的。馮玉祥抨擊協定稅率是“亡國奴外交”,吳佩孚主張“關稅會議應俟正式政府成立後再議”,唐紹義,孫傳芳等也出於私己動機,反對關稅會議。我國駐外國使節紛紛來電指出:“此次會議應以自主為妥,應由我國自主稅率,不能聽信洋人。倘囿於目前之小利,禍必延及子孫。”上海及各省商會、議會及愛國團體,也紛紛致電反對關稅會議……不一會兒,宋玉珍跑來報告:警察當局出動軍警數千人,打傷遊行群眾幾十人,拘捕學生10餘人,遊行隊伍已被驅散。段祺瑞這才鬆了一口氣,說:“好,要嚴加防範,確保外國友人安全!”大會主席宣布:大會開幕式“圓滿”結束,從下午開始進行實質性討論……下午的討論非常激烈。關於稅製問題,在中國強烈要求下,曾於1902年和1918年兩次修改關稅細則,進口稅率僅為2。5%——3。5%;1923年再次修改稅則,才勉強達到5%。比世界任何國家的進口稅都低得多。而且這些關稅收入,隻能用於償還外國貸款和各種賠款。列強通過支付低關稅,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使中國經濟蒙受重大損失。現在,中國想“虎口謀食”,要他們支付百分之二三十的關稅,無異於“天方夜譚”,難怪他們起勁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