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七六 窮凶極惡

吳光新從奉天回來了,沒帶回令人振奮的消息。

段祺瑞當執政之前,吳光新曾在奉軍當師長、副軍長。當時,張作霖正致力於“聯皖倒直”,因此,網羅了不少皖係軍人政客,分別給他們一定職位。老段上台後,吳光新辭去奉軍職務,當了執政府陸軍總長和軍隊訓練總監等要職。由於他們親奉製馮,惹惱了馮玉祥,馮下令把曾毓雋、朱深等人逮捕,吳光新害怕遭到同樣命運,也是對執政府的前途失去信心,於是辭去部長職務,逃到奉天投靠奉軍,想重圓他飛黃騰達的美夢。然而,張作霖對這條乏走狗早就失去熱情,沒有給他一官半職。他隻好灰溜溜潛回北京。

這次去奉天遊說,他心裏沒底,本不想去。但經不住老段一再催促,他才勉為其難。結果還是碰了“軟釘子”,一見老段的麵,吳光新歎道:“張作霖拒不接見我,隻讓部下捎話說,執政的信我看過,致力於和平是我終生所願,隻要煥章不負我,我絕不負他。”

段仍抱幻想:“這麼說他還是有意和平?”

“不是。”吳光新無可奈何地說。“我問過他的幾員大將,他們都說告訴芝老別費勁了,雨帥已與吳佩孚打得火熱,決心與馮玉祥周旋到底,現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大幹一場!”

“啊,是這樣。”段祺瑞一聽涼了半截,腆臉張口半晌不語。許久才問:“你有何見解?”

奉張的路堵死了,吳光新隻好一門心思轉到段祺瑞這邊來。他說:“吳佩孚是我心腹大患,張作霖、馮玉祥都可作同路人。因此,還應以拉攏奉張,調和奉張矛盾為上,以便集中力量打擊直吳!還有,以李大釗、徐謙為首的共產黨人,活動十分猖獗。據可靠消息,他們正在發動一次反對現政府,反對帝國主義,反對你本人的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每次示威遊行,警備司令部都派大刀隊相隨,名為防止意外,實為保護學生運動。現在,馮軍態度發生變化……因為帝國主義、張作霖、吳佩孚都在攻擊馮玉祥被‘赤化’,他不敢再明目張膽支持學生運動了。我們對這群暴徒不防強硬一些。”

“對,”段祺瑞咬牙切齒地說,“這群土匪,真該殺掉一批,否則,執政府無法立言。”

2月上旬,直奉馮混戰終於爆發了。

吳佩孚在河南首先向嶽維俊發起進攻,繼而,直魯聯軍在直隸也發動攻勢。奉軍從山海關出兵策應。李景林部先後占領滄州、獻縣、青縣。國民軍不甘示弱,在滄州、馬廠間展開激戰。馮玉祥答應部下暫緩出國,從平地泉來到張家口調度軍隊:派鹿鍾麟赴靜海前線坐鎮指揮,派李鳴鍾到北京主持防務,並從綏(遠)察(哈爾)調兵增援……不久,張宗昌派褚玉璞為魯軍總指揮,率部隊向北推進;派畢庶澄率渤海艦隊進逼大沽口。直魯聯軍一度將靜海和獨流占領,致使天津大為震動。鹿鍾麟、孫嶽親赴戰爭第一線督師。戰鬥異常激烈,陣地幾易其手。同日,渤海艦隊11艘艦隻,載負魯軍6000人,在炮火掩護下在北塘登陸。馮軍英勇善戰,同仇敵愾,經過晝夜苦戰,俘獲魯軍近3000名,擊退戰艦11艘。馮軍嚴密封鎖了大沽口,不準任何艦隻駛入。

馮軍封鎖大沽口本是正當行為,不料,卻遭到口頭標榜中立,實則支持奉軍的外交使團反對。他們向段政府提出“嚴重抗議”,說什麼馮軍封鎖海口是違反辛醜條約的行徑,要求立即撤銷封鎖,否則,各國軍艦將采取自由行動。其實他們的軍艦經常幫助奉魯軍運兵運械,掩護渤海艦隊出入港口,幫助直奉軍閥打內戰。現在反來倒打一耙。

當外交部向段祺瑞報告外交團上述情況後,段十分恐慌。他表麵上氣勢洶洶,其實最怕得罪洋人,他是個典型的色厲內荏的彳軟骨頭。他馬上命令外交部把“抗議書”內容通報馮軍。這時的馮玉祥正八麵受敵,四麵楚歌,不敢過分刺激外國人。於是決定:撤除部分封鎖,允許外國艦隻懸掛特種旗幟,白天出入港區,但必須接受馮軍檢查……次定做出後,日本軍方故意挑釁,次日,派出兩艘驅逐艦從旅順開抵大沽口,掩護渤海艦隊4艘軍艦進入塘沽港。炮台守軍以旗語阻其前進,日艦不聽反先開炮。炮台守軍還擊,日艦才被迫退卻……不料,外國人反倒惱羞成怒。英德美意日5國公使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采取共同行動對付中國。3月15日,他們鼓動參加辛醜條約的8國公使,向中國政府聯合提出“最後通牒”,要求:一,按照辛醜條約規定,北京至海口的交通不得發生任何障礙;二,奉國兩軍應立即停止在大沽口附近作戰;三,奉天艦隊應退出大沽口外,國民軍應完全撤除海上水雷;四,所有航海燈塔及航行標誌,必須完全恢複;五,輪船入港,除按照條約由海關檢查外,不受任何方麵之檢查。以上各條限於18日上午作出滿意答複,否則,各國海軍將采取必要行動,掃除一切障礙。

同日,日本公使單獨提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政府向日本謝罪,嚴懲守軍軍官,並付5萬元損失費……外交部收到通牒後,認為關係重大,不敢怠慢。外交部長王正廷協同總理賈德耀驅車來到吉兆胡同段公館。段祺瑞正跟棋手吳清源下圍棋。他放下圍棋接待了他們。王正廷大致介紹了事情原委,又把5條通牒讓老段看過。老段略加思索後說:“事關重大,必須妥為處理。本人有兩條意見:一、立即召集外委會議討論對策;二、馬上征求鹿鍾麟的意見。還有,要特別注意學生動向,他們膽敢趁勢作亂,嚴懲不怠!請把此意見轉告衛隊旅長宋玉珍嚴加防範。”

外委會上的討論十分熱烈,有的主張無條件接受,有的主張持強硬態度,有的主張作部分妥協,有的主張提交國聯交涉……七言八語,不一而足,最後沒拿出任何一致意見。這時,馮玉祥的意見轉來:由於馮軍處境艱危,希望和平解決,馮玉祥遵守辛醜條約,決定撤除海口封鎖,但以各國嚴守中立為條件。

北京當局的軟弱,帝國主義的偏袒和恃強逞凶極大地激怒了中國人。3月17日,北京大學召開各界代表的大會,做出逐段下台,另組國民政府和驅逐8國公使出境的決議。當即推舉幾十名代表赴執政府請願,要求麵見段祺瑞和賈德耀,要求中國不要屈服武力,勇於駁斥8國通牒。當衛隊旅長宋玉珍用電話向段祺瑞請求辦法時,段祺瑞正為學生的“無法無天”,要他下台而大發脾氣,他大聲吼道:“不見不見就是不見!既然要我下台,還見我幹嘛?把他們轟走,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