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3)

在一望無垠的魚塘邊,一處處小房子靜立塘邊,小山一樣的飼料與之相伴,一條條木船漂蕩在水中,為幫助養魚戶而架設的配電設備豎立在路邊;稻田裏,正在排堿的稻池泛著銀光,宛若一幅水墨畫。在一座小院內,主人趙寶明和他請來的技術員胡茂朋正看電視。他們熱情地領我們來到池塘邊,指著偌大的水麵說:這是一千四百畝水麵,我們二十戶承包的,養的是草魚、鯉魚、花頭等五種魚,全年需要投資四百萬元,目前已經投入一百萬元,您別看投入這麼多,但由於有了技術員,搞了精養,效益比過去高了可不少。“您家生活比過去強多了吧?”“那沒法比!”提起過去,趙寶明的思緒立刻縈回到二十年前。那時候,他一直擔任生產隊長,他憑著一身力氣,帶著社員們勞動,麵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掉下摔八瓣,到頭來,每畝地隻能收一百多斤高粱。一年中如果每人能分到三十斤小麥就不錯了。農村實行責任製以來,他就開始試著搞養魚,由於不懂技術,喂的是整玉米、小麥、雜糧等沒經過加工的原飼料,不但成本高,而且效益低。在實踐中,他逐漸明白了科學的重要,於是,他請來技術員胡茂朋。把過去的粗放養殖變為現在的精養,飼料也從撒原糧、買飼料發展到現在的用次粉、魚粉、豆餅等原料自己做飼料。並安裝了增氧設備,引進了優良魚種,學會了魚病防治,經濟效益逐年提高。趙寶明保守地說:“每年都收入兩萬元以上,而且還能收四千多斤水稻。如今,我們這個五口之家已建磚房十間,買了洗衣機、電冰箱、家庭影院,雖說每天累一點,可日子過得舒心,對吧!哈哈!”。趙寶明開心地笑了。在他的笑聲中,飽含著整個團泊窪的巨變,飽含著團泊窪人民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感激之情,也飽含著我們對團泊窪人民的祝福。

走進團泊窪,讓我感到,彈指二十年,換了一個天。

(1998年 上海《現代農村》第11期)

地下看世界

“遊過織金洞,方知溶洞奇。地下看世界,洞中別有天。”這是原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對織金洞的讚譽。

黔西地區確實是奇景頗豐,令人向往的好去處。尤其是紅楓湖、黃果樹瀑布、天星岩、龍宮和織金洞,呈三足倚勢之韻,構成以安順地區為中心的四大旅遊勝地。四地天工成就,各具特色:紅楓湖碧水清澈,青山環繞,苗寨古樸,侗樓高聳,泛舟其間,悠然神往;黃果樹瀑布白練天傾,轟然巨響,水星飛濺,若搗玉崩珠,陽光斜照,映彩虹繽紛;天星岩星洞幽闊,畫棟雕梁,星橋飛架,舉世無雙,水上石林,風光綺麗。真可謂:奇景美美不勝收,欲稱讚讚之無詞。

與此三景相比,織金洞是最遲掀起蓋頭卻又更具神秘色彩的“新娘”。據說,譽冠全球的法國和南斯拉夫的溶洞均比織金洞遜色,迄今為止,在地下看世界非她莫屬。於是,走近織金洞,親曆這位“新娘”的芳容,窺探“地下天堂”之華麗,目睹“地下風光”之情韻,便成為遊人的迫切期盼。

是日清晨,我們乘車從安順出發,沿時而平坦,時而顛簸的山路朝西北方向行進。約至午時,汽車進入織金縣,來到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的織金洞。導遊告訴我們,由於開發、開放時間較短,目前關於介紹織金洞的資料,以及織金洞形成的權威性解釋還不全麵。她說,織金洞風景名勝區總麵積300多平方公裏,由織金洞中心景區,織金古城區,裸結河峽穀景區等組成。織金洞現已勘察的部分長12公裏,洞腔最寬跨度為175米,相對高差150米,洞內總麵積約70萬平方米。織金洞以大、奇、全為特點,洞中岩溶堆積物達40多種,囊括了世界溶洞的各種形態類別,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傑作精品。

來到織金洞,見其果然名不虛傳。鬱鬱蔥蔥之中,掩映著豁然開朗的洞口,啟功先生題寫的“織金洞”三個雋秀大字刻於其上。跨過小橋,進得洞中,一個偌大的地下宮殿初現風姿。從“雙獅迎賓”廳這第一景中,人們便會感到這裏絕非“桃花園”可比。隨天辟人開的石階向前攀援,處處“仙境”展露麗質,鬼斧神工的雕琢使天上人間的美景在此薈萃,聲光電的完美結合,令殿廳更加富麗堂皇。依次看去,織金洞那“大、齊、全”的特點越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