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3 / 3)

織金洞其大,11個大廳,近50個殿堂氣勢宏偉,氣象萬千,無限風光,蔚為壯觀;織金洞其奇,寂靜“山川”,此起彼伏,“靈霄殿”不知何時遷址,“廣寒宮”不曉誰又重建;織金洞其全,更是難以盡述。“普賢騎象”栩栩如生,“婆媳情深”石含人倫,“講經堂”裏勸人向善,“金屋藏嬌”借喻古今。遊覽織金洞,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且不說座落在寬闊明顯之處率先有幸得名的景致,那隱居在或高或低、或隱或現的無名小景,更是數不清,說不盡,看不完。在被冠名的景點之間,總有一段黑洞洞的距離。甬路上,時而陡峭,時而平坦,寂靜中,岩頂的滴水,掉入潺潺涓溪,雖是一滴、兩滴,竟能在偌大的洞中蕩起長長的回聲。一個小夥子難耐寂靜,“噢……嗨……嗨……”他大聲喊了一聲,就像是高分貝的立體聲,前後左右四處回蕩。這時,導遊的手電筒隨便向前方洞頂照了一下說:“大家看,這是什麼?”“是孔雀開屏。”“是大鵬展翅。”“是一棵樹。”“是個熊貓。”人們爭論不休,便問導遊到底是什麼。導遊說:“大家說得都對。”是的,這裏的景致不一定用誰去命名,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判斷得出自己的結論,雖然取名不同,但絕對各有道理。這大概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吧。織金洞中一幅幅大畫卷和一處處小情景相互交織,讓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原國務院副總理穀牧同誌曾為織金洞題詞“此景聞說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遊。”

近三個小時的地下看世界令遊人們心曠神怡,離開織金洞時,人們仍不免回顧貴州這神奇的土地,而隨風飄來的音樂依然在我們耳邊回蕩:我愛你,中國!

(2003年4月29日《靜海文彙》)

獨 闖 麒 麟 山

首次到祖國的東北邊陲,給我留下的印象是難以忘懷的。這種印象,既有祖國山河的壯美,又有邊疆人民勤勞善良、助人為樂的品格。

我是因孩子被雞西大學錄取送其求學而北上的。說實話,當我帶著孩子踏上北去的列車時,心境一直很矛盾。這是因為,我從地圖和有關資料中了解到,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的雞西市,素有“北國春城”之美譽,這裏有煙波浩淼、氣勢磅礴的興凱湖,電視劇《年輪》中主人公王小嵩、劉振興、徐克、郝梅等打魚,遇到順湖漂泊而來的俄羅斯姑娘娜達莎的情節就發生於此。雞西市還有水深流急、蜿蜒多嬌、傳唱多年的烏蘇裏江,有世界僅存的被稱作“東方馬其諾防線”的二戰遺址——虎頭軍事要塞,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珍寶島”,有祖國最早看到日出的邊境山峰之一的神頂峰,有密山、吉祥等國家一類陸路口岸。這些都是令我向往的好去處。然而,在孩子把第一誌願填報到雞西大學時,我的親朋和同事大多對我說,東北那地方太亂,人忒黑,打仗不要命,甚至稱那裏的人為“東北虎”。這對一向膽小、且怕招惹是非的我來說的確有一種疑慮。

列車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行程到達牡丹江,這裏到雞西還有三五小時的路。為了節省時間,我選擇了乘公交線上的“依維柯”。汽車載著有說有笑的乘客向著雞西急駛。公路雖建在相鄰的山丘之間,卻沒有翻山越嶺,雖有高坡,卻不陡峭,水泥路麵,寬敞平坦,跑起來儼然高速公路一般。路邊的景色也逐漸顯現出東北地區的特點:密林茂盛,蔥鬱滿山,水稻飄香,苞米豐腴,小溪涓涓,生機一片。

突然,一部巡邏的警車攔住了我們所乘的“依維柯”,原來這是在檢查客車是否超載。一幅幅閃過的豐收圖和為了乘客的安全而查車這些細節,使我對東北“太亂”的感覺開始慢慢消失。

來到雞西大學時,已是下午五點多鍾了,學校的師生熱情地接待著來報到的每一位學生和家長,濃濃親情,讓人們對雞西乃至雞西大學由擔心而轉至放心。於是,我在閑暇之餘便產生了到雞西的郊外“放鬆”一下的想法。

據當地人介紹,雞西市有自然和人文景觀十多處,我根據剩餘時間,選擇了距市區較近的麒麟山景區。由於已過旅遊旺季,早晨六點多鍾出發時,班車上隻有我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遊客,其它人都是去景區上班的工作人員。故爾,我戲稱為“獨闖麒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