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碧水丹山溫盤峪
在人們印象中河南省的焦作市隻是一座煤城。2002年,該市策劃了“一會兩節”活動,即:太極拳年會(因焦作所屬的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祥地)和山水旅遊節與山水攝影節,意在構建“山水園林”城市,這是我在當年的《大眾攝影》雜誌上看到的一則消息。特別是攝影比賽,特等獎的獎金竟高達5萬元,而且舉辦方明確規定,這個特等獎一定要獎給外地人,如果當地人拔得頭籌,主辦方將增設一個特等獎。如此重獎攝影佳作,這無疑是一個大手筆,從中不難看出舉辦者開發開放的戰略眼光。
那麼,焦作又有什麼值得炫耀?難道它有勝過黃山、五嶽的名山,難道它有甲於漓江、九寨的秀水?當時,我在猜想。
然而,當我來到焦作,走近這裏的山山水水時,才對焦作的美景為之一振,才覺得焦作人的確有值得向世人展示家鄉美景的資格。焦作人說,俺這兒的景區多著呢,雲台山,青龍河,神農山,青龍峽,嘉應觀,陳家溝……而每個景區又有若幹個景點,算起來,千餘處不止。
的確,就說雲台山吧,它層巒疊嶂,泉瀑爭流,峭壁懸崖,奇石鬆柏,可謂處處是景點。整個景區,泰岱之雄,華嶽之險,峨嵋之秀,黃山之奇,青城之幽,山嶽之優勢幾乎全部具備了。至於水,那更是三步一泉,五步一潭,十步一瀑,移步換景。涓涓細流輕聲唱,嘩嘩天瀑大風歌。當地人常說,雲台山一年四季,季季景色各有千秋,春之嫵媚,夏之妖嬈,秋之熱烈,冬之素雅,美不勝收。
對於山水風光,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愛山愛水,各有獨鍾。至於雲台山的景致,我最欣賞的還是十景之一的溫盤峪。
溫盤峪也叫紅峽穀,其石為紅色和赭石色,因峽穀內冬暖夏涼而得名。站在這裏的高處極目眺望,再由遠及近,一一瀏覽,便體會到,溫盤峪幾乎具備了所有盆景的特征。當我剛剛走近溫盤峪時,便被一幅舉目無垠的碧水丹山圖所吸引。紅石岩或刀劈劍削,陡壁崖懸,鬼斧神工;或光滑圓潤,層層點點,如被雨“咬”;翠樹山草,茂密蔥蔥,長於崖上。懸壁之下,碧水如鏡,石在樹草間形成“萬綠從中一點紅”,使人對峽穀既感眩暈,又有一種非到峽穀之中遊覽一番的心境。
沿著逶迤曲徑下得穀來,則又是另一洞天,峽穀的威嚴反而淡化了。感覺到的,則是仙境之美:碧水如一麵翡翠般的鏡子,偶爾空中的雲飄過,仿佛水中浮著形態各異的棉絮,濕而不沉,亦真亦幻;清泉“竊竊如私語”,從山隙中溢出,輕聲細質,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嚐上一口,清涼甘甜。青苔似絨絨翠毯掛於紅石之上,泉水從上至下,撥動著琴弦,身披著輕紗,飄飄緲緲,撒落在青苔上,如同神瑛侍者露灌於絳珠仙草,使得青苔在紅色岩石之上生機盎然。峽穀之中,紅石錯落,天成的紅石橋“架”於碧水之間,將落差幾米的流水壩隔開來,形成“丹山分左右,綠水有高低”的景象。高水落於石橋之下,聲似“大弦嘈嘈如急雨”,碧水濺起的卻是白白的雪浪花,令人駐足難離。
溫盤峪的碧水丹山,如同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雕塑。在我看來,它既有宏大粗獷的氣慨,又不失精巧婀娜的體態,正像遊人們所說,溫盤峪既是縮小了的山水世界,也是放大了的盆景峽穀。有一首詩對溫盤峪是這樣描述的:
何年鬼斧劈層崖,鳥翼飛來一線開。
斜陽在山歸意懶,不堪回首重徘徊。
其首句大有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照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意境。不難看出,詩人對溫盤峪形成的設問,以及對溫盤峪美色的留戀之情。
據導遊介紹,溫盤峪長約1500米,深約68米,最寬處20多米,而最窄處僅有幾米。由於峽穀幽深,並且狹窄,所以形成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亦稱長春穀。縱觀溫盤峪,既有西北大漢的粗獷,又有吳越美女的委婉,她是兼剛柔並濟的美於一身的。
溫盤峪作為雲台山主要景點之一,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多少年的地質變遷,伴隨著無數次的造山運動,大自然將含有石英砂的岩石抬升出地麵,逐漸形成了現今的崖壁。由於岩石中鐵質礦物的氧化,積年累月,崖壁便逐漸形成了紅色。這紅色,象征著熱烈,象征著蓄勢待發。真的,溫盤峪就像一條紅色的彩帶,懸掛在雲台山綠色的山野之中,把雲台山裝扮得格外奪目。
碧水丹山的溫盤峪是中華大地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焦作人的驕傲,也是華夏兒女的驕傲。當我離開它的時候,突然想起焦作人出重金宣傳焦作、拍攝焦作、展示焦作的明智之舉。溫盤峪多年來深在閨中人未識,當伴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當一些有戰略眼光的仁人誌士真正把自己身邊的自然資源發掘出來的時候,你身邊的一草一木或許就是無價之寶。
溫盤峪就是焦作人發現的寶,大自然賦於焦作人的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