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到了20世紀70年代,一些敵對勢力依然企圖讓香港和澳門的主權問題複雜化。1972年3月8日,我國駐聯合國代表黃華致函聯合國非殖民地化特別委員會主席,指出:香港、澳門是屬於曆史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占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屬於中國主權範圍的問題,根本不屬於通常的所謂“殖民地”範疇。根據我國政府的聲明,非殖民地化特別委員會通過決議,向聯合國大會建議從殖民地名單中刪去香港和澳門,這一建議被27屆聯大通過,這才排除了任何國際組織插手香港、澳門的可能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的經濟和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國力日益增強。尤其是“一國兩製”、“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澳門這個離開母親太久的遊子才高喊著“母親,我要回來”投入了祖國的懷抱。
根深才能葉茂,花鮮就會實碩。如今,澳門回歸祖國已五年多,澳門人民在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領導下,依托祖國強大後盾,經濟繁榮,生活富足,社會穩定,人心舒暢。古老的蓮莖吸吮著祖國的血脈,使其花朵更鮮豔,而坐落於濠江之濱的《盛世蓮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別樣美麗。
( 2005年7月12日《天津日報》第32版)
走馬觀花看大院兒
自從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的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拍竣、上映,並獲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國語片提名,該片迅速走紅。觀眾的眼球不僅注視著影片的情節,更被影片中主人公的生活環境——古樸而又莊重的大院所吸引。大院的建築藝術,大院的人文景觀,大院的民俗文化,大院的奇珍異寶,一直吸引著人們的視野。隨之,大院文化不斷升溫,大院旅遊逐漸成為熱點。
位於山西中部的晉中盆地,美麗富饒,大院雲集。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曹家大院、渠家大院等等。這些大院,別具特色,各有千秋。入得院來,哪個院都令人流連忘返,就是看上幾天、十幾天,也難讓人說細來龍去脈。可見,在山西看大院要有充足的時間,否則,僅憑三五天的旅遊,是絕對看不透其中奧妙的。僅僅是隻見其表,難揣其裏。
我在山西看大院屬走馬觀花之列,而且看的是少數大院,盡管如此,卻也對那曆史院落,尤其是晉商留給人們的巨大建築、商道和文化財富有了深刻的印象。
珍寶聚集的喬家大院兒
喬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省祁縣古城東北12公裏的東觀鎮喬家堡村,這裏就是《大紅燈籠高高掛》、《昌晉源票號》、《狄仁傑》等多部影視劇的主要景地。它占地8000多平方米,由六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與晉中地區的眾多大院相比,喬家大院並不是最大,最壯觀的,但是,在這個中國北方的民間院落,卻有著“皇家看故宮,民宅數喬家”之美譽。
進入喬家大院,是一條並不寬闊的甬道,該道把6幢大院分隔在兩旁,不論是甬道旁的各個門首,還是每個大小院落的門口和簷下,均掛著一排排紅紅火火的燈籠。上方的大紅燈籠與院中裝束時尚的遊人,同灰色的牆壁,褪色的漆飾形成強烈的反差,使這座曆史古院通透著永恒的靈氣。喬家大院的六個院分別為喬家史料館、珍品館、經商習俗展、花園、人生禮儀展及衣食住行、歲時節令、農事習俗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珍品館。
此展館既留存著喬家的家具、古董,還有被稱為東方奇觀的“九龍燈”、國寶“犀牛望月鏡”及稀世珍品“萬人球”。
掛在屋頂的九龍燈以珍貴烏木製成,紅紅的穗子點綴四圍,燈高約1米,上有9條龍。這9條龍中有8條分上下兩層排列,每4條組成一個卐字形,每一轉折處,用一軸相連,可使之靈活轉動。卐字是4條精雕細刻的龍身,頂端便是龍頭,龍頭上裝有蠟簽。如把燈體內主燈和龍頭上的燈一起點燃,整個燈體剔透玲瓏,9條龍在雲煙繚繞的燭光中飄飄欲飛。據考古專家稱,迄今為止,我國此燈僅有兩盞,可見喬家珍寶之稀有。
喬家的犀牛望月鏡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它是由東南亞的鐵梨木精雕而成,安臥回首的犀牛背上,由祥雲托起的毛光玻璃,造型獨特,樣式美觀。鐵梨木具有不論輕重放在水中一不沉底,二不變型的特點而珍貴。傳說,犀牛曾是一名天將,因犯天規被貶下界。每晚,它思念天宮生活而抬頭望月,故後人稱為“犀牛望月”,又因犀牛諧音“喜牛”是大吉大利之物,故價值連城。
萬人球其實是用水銀玻璃製成的鏡子,將它掛在屋頂,無論主人坐在房間的哪個位置,房間的每個角落都可以照在上麵,就是有1萬人,也都可以收集在球上,相當於一個監視器。而且該球上麵的物體隻縮小不變形。當然,喬家聚集的珍寶還有很多,但僅這三件其珍異程度就可見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