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車合一5(2 / 2)

城區道路

城市道路的特點是車流量大、密度大、紅綠燈多、行人多,加上頻繁違章,路況相對比較複雜。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同時,城區駕駛首先要學會眼觀六路,既要注意十字路口的車道分道線的指示牌,同時要注意路旁的警告、指示標誌,觀察路麵分道線和路麵情況,環顧前後左右行人、車輛的動態情況。

其次,要學會變道技巧。在距紅綠燈200米時,要觀察上方的車道指示牌,然後打開方向燈,從倒車鏡或後視鏡中觀察後麵來車的距離、動態。確保安全後,采取斜線變換車道。

另外,要學會預見性刹車。在市區駕駛中,車間距離不能太近,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急刹車,否則容易造成追尾事故。

山路

連續的彎路是山路的主要特點。在轉彎時會產生離心作用,上坡時車速較慢,離心作用較弱,同時車身重心後移,令轉向不足的程度減小,車頭方向會比較好控製;下坡時,情況正好相反,由於車速快,離心作用強,車身重心前移,轉向不足的程度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汽車如果不能在入彎前有效減速,甩出車道的可能性便較大。

山路過彎,路線的選擇非常重要。一般選擇外-內-外的過彎路線。過上坡彎路時,一般采用稍鬆油門,或將變速箱掛入低檔,以保證轉彎加速時的牽引力。汽車下坡時,要做到充分減速,一是頻繁踩製動踏板,二是將檔位置於2檔或3檔,最好是兩種方式同時采用,充分利用發動機製動降低車速。下坡轉彎時,前輪與路麵間的附著力的大小非常關鍵。因此,除了不宜猛踩刹車之外,還應避免突然打轉向盤這類危險動作。

正確控製轉向盤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盡量避免反手打轉向盤或雙手交叉的動作,因為這樣不利於修正行車路線。正確的動作是,在轉彎時以一手拉、一手推的交替方式操作轉向盤。

高速公路

由於高速公路車速較快,平坦的路麵極易造成駕駛疲勞,因此也成為事故的多發地帶。在高速公路駕駛,應注意以下事項:

從匝道上進入主線車道時,當入口有加速車道時,應通過加速車道,將車速提高到一定的速度,合流時,應不妨礙在主線車道行駛的車輛。嚴格區分車道的職能,分車道行駛,一般情況下走主行車道,隻有超車時,才使用超車道,保證車流暢通。駛出高速公路時,注意路口預告牌,將車從主車道分流出來進入減速車道減速,經匝道進入一般公路。

嚴格遵守速度限製規定,保持安全車間距離。一般情況下,在路麵幹燥、製動良好的情況下,車間距離(m)不小於車速(km/h)的數值。遇雨霧天、冰雪天和路麵潮濕時車間距離應增加一倍以上,車速也應相應降低。高速行駛要始終握穩轉向盤,改變車道或超車時,轉向角度不要太大,防止車速過快車輛飄移。

鄉間道路

鄉間公路不僅路麵狀況複雜、隱患多,而且地處偏僻,如果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處理起來也遠較城區和高速公路上麻煩得多,這就要求駕駛人在行經鄉間公路時較平時更多些謹慎和細心。

“一看二慢三通過”是駕駛人在行經鄉間公路時必須遵循的不二法則。由於鄉間公路彎急且多,而且時常出現小岔路,或者突然出現路麵破損、路上有石塊等情況,因此駕駛人一定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必須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在看清楚前方路況和障礙物的前提下才能作出減速或通行的決定。

冰雪路麵

冰雪路麵的附著力很低,在沒有裝防滑鏈的情況下,起步時要緩加油,緩抬離合器,以此減小驅動輪上的驅動力,防止車輪空轉。起步後,應先用低速行駛一段距離,待傳動裝置、行走機構各部位的潤滑效能正常後再提高車速。在冰雪路麵行車,要保持均勻的行駛速度。會車時,交會路線不要太靠路邊。

冰雪路上切記不要空檔滑行,在減速時應盡量避免利用製動器減速停車,要善於利用發動機的牽引阻力作用,靈活地運用檔位製動。必須使用刹車製動時,一定要間歇地、緩慢地製動,不要一腳踏死。

我聽得頭暈,但是陳小六卻是正說到酣處,越發的精神煥發,越發的賣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