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安親王(2 / 2)

那打前頭進來的男人不認識,可身後那位一身風雪的年輕人不是郭潛是誰!

“我的兒,你可回來了。”郭母顫顫的站起來,伸手去摸自己的兒子,又是喜又是悲。屋內諸人亦是哭笑俱有,紛紛起身。

郭潛趕緊上前扶郭母坐下:“娘,我回來了。”言畢早跪下磕了幾個頭:“娘,給您拜年了。”

“好好,好。”郭母歡喜得忙拉了他起來,又瞧著一起來的那個年輕人問:“這位公子是誰?”瞧著衣著不凡,氣質淩人,卻是不曾見過的超逸人物,自家兒子何時認得這等人物?

“這是我在軍中認識的一個好友,姓蘇,大家叫他蘇公子就是了。因家在南方,也回去不得,是以孩兒就帶他回來過節了。”郭瑾按照之前說的介紹道,心裏暗自撇嘴,誰知道安親王發什麼癲。在軍中這些日子,沒得把自己悶壞了,還勞煩李家大哥來尋自己。這不李家大哥說要趕回來過個年,自己正好拿這做借口跑回來鬆快幾日。誰知這位大人物居然要跟著自己微服回來,說見識見識農村的節慶氣氛。郭潛能拒絕嗎?倒還得笑了說歡迎。

這安慶王也不帶護衛,三人騎了馬,提前兩天出發,一路快馬回來。李家大哥自回去了,剩了郭潛引了安慶王,到杏花村時也是晚上了。到了家門口,這安慶王也不等郭潛反應過來,就自己推了門進去了,連個提醒兒的間隙都沒有。郭家女人不過鄉野人士,倒無所謂見個生人。隻黛玉避之不及,既已進來了,再避倒顯得矯揉造作,也不如大大方方的在這屋子裏。隻不去正麵瞧那陌生人,垂了頭側避在一邊。

安慶王一進屋子就瞧見了那個孤女,實不是他刻意尋找。而是即便是尋常布衣著身,也不曾遮了她半點風華。立在那燭火之旁,燈影綽綽,明明置於陋室,卻如明珠暗投,不染塵埃。身處村野,卻是在世清蓮,出塵高潔,並不瞧自己一眼,隻低頭垂目,無端讓他想起了那句美人如花隔雲端。這就是那巡鹽禦史的遺孤林黛玉吧。雖心裏念頭過了無數,尉遲風麵上卻不露半分,聽得郭母問及自己,執了晚生禮笑答:“郭伯母春節納福,叨擾府上了。”

如此一個出色的年輕人給自己行禮,郭母隻覺臉上光彩萬分,歡喜的道:“快坐下,既是潛兒的好友,可別如此見外。”

尉遲風此刻卻無王爺架子,隻如一個平常書生,給屋裏的各位都道了禮,眾人還禮不迭,才按序坐了。一屋子喜氣洋洋,舉杯祝了團圓。

郭母不住問些平安州路上的話,連郭瑾也好奇的問些軍中事物,郭潛也不管上司在側,他自己來這時代見著許多不曾見過的,早憋了一肚子話,又回了自家更放鬆了幾分,一時興起隻撿了些新奇的說來聽,一時妙語連珠,引得屋內諸人聽得津津有味。安親王也不以為然,倒自己引了些昔日在蘇揚等地的見聞說了,其他人尚可,那黛玉聽得家鄉舊語,也悄悄聽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