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雲中將說到這裏稍微頓了頓,“大家對於這次行動要慎之又慎,不要重演死亡星域的悲劇。”
人類文明對宇宙的探索起源於1000年前的宇宙大航海時代,當時外星文明的假說就一直存在,也有相當的科學家認為人類絕不是宇宙的唯一。
1000年來,人類文明從地球母星向外拓展了大約六千光年,卻始終沒有發現任何高等智能文明。時間慢慢衝淡了人類對於其他高等文明探索的欲望。
400年前,地球聯邦內部為了爭奪資源爆發人類之間的第一次星際內戰,史稱第一次星際大戰,曆時近百年,最終導致地球聯邦分裂。
死亡星域之戰,是自第一次星際大戰後查爾諾共和國在宇宙拓展中遭遇的最為慘烈的一幕。40年前,同樣探索隊發現一顆新生態星。雖然探索隊已經發現新生態星上有原生生物的存在,可是當時的共和國處於和平之中實在太久了,再加上一直沒有可以威脅人類的生物出現,軍部當時沒有派特遣隊進行詳細的勘察,就輕率的實施了登陸行動。結果與星球上的原生生物發生衝突,三十萬的登陸部隊失陷在星球上。軍部派出了增援艦隊強行突擊登陸,營救回被原生生物圍困的士兵,被最後活著離開的不足10萬人。
更為可怕的是救出的10萬士兵都感染了一種未知的外星病毒。由於一開始沒有發現,很快病毒在整個救援艦隊中蔓延開。病毒的隱蔽性和傳染性極強無法防疫,甚至根本不明白病毒對人類的作用機理,而人類已知的所有醫療手段都不起作用。
為了不讓病毒擴散到人類世界,不得已軍部實施“斷箭”行動。整個艦隊700餘艘戰艦殉爆,120萬士兵長眠在太空,從此這個星域成為了人類的禁區,這也是死亡星域名字的由來。
自這場災難爆發以後,人類各國文明才突然意識到遼闊的宇宙中人類未知的事物是在太多了,即便沒有其他外星高等文明的出現,人類探索中發現的原生生物群落也可能給自己帶了滅頂之災。
一名機要參謀匆匆的走進會議室,打斷了卜雲中將的講話,“將軍,最新情報,我們剛剛與探索隊的聯係中斷了。”
卜雲麵無表情的問道:“情報分析處和科學院有什麼消息嗎?”
作戰參謀翻了一下手中的電子文件夾,說到:“情報處在安諾基行星上的天網係統還沒有鋪設完畢,三分鍾前與我們的接點受到未知幹擾,已經中斷聯係,情況未明。科學院的無人探測船最後發回的信息顯示安諾基所在的恒星係爆發一場超強的電磁風暴。”
“請科學院給我一份詳細的分析報告。”
科學院是人類進入宇宙時代後建立重要機構之一,與政府、軍方合稱為人類文明的三大基石。此次為了保證“天堂”計劃的順利實施,特遣隊幾乎調用共和國科學院三分之一的院士隨隊出征。死亡星域前車可鑒,當時的一場災難幾乎摧毀了查爾諾共和國六分之一的精銳部隊,使共和國淪為二流國家。經過40年的修生養息國力才剛剛有所恢複,不得不慎之又慎。
三十分鍾後,匆匆結束了軍情會議的卜雲中將和伯健剛參謀長與科學院召開了聯席會議。
首席科學顧問、科學院副院長也是此次科學院隨軍的科學院總指揮唐康毅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情況後,說到:“目前,基本上可以確認這次聯係中斷應該是由於電磁風暴引起的。科學院的無人探測船也被電磁風暴摧毀了。由於缺乏具體的數據,我們還不能確認電磁風暴的強度。不過既然電磁風暴能夠摧毀探測船,那麼強度可想而知。”
卜雲中將微微皺著眉頭問道:“唐康毅院長,那麼星際探索隊在安諾基行星外太空軌道上的艦隊會不會有危險?大概多久我們能夠恢複與他們的聯係?”
唐康毅院長想了想回答道:“根據慣例能夠摧毀探測船強度的電磁風暴同樣也會摧毀艦隊上的電子設備。我沒有辦法判斷艦隊是否是安全的,但是即便是艦隊沒有事,依靠他們自身也沒有辦法修複損毀的電子設備,所以電磁風暴停歇後,也沒有辦法和他們聯係。”
聯席會議後,先遣隊最高指揮部下達命令,集結在空港的部隊加快登艦。
易樂祥他們到達空港後,經過簡單的集結後就直接登上了運兵艦。剛剛坐下沒有多久,易樂祥單兵作戰係統的頭盔上就顯示了先遣隊最高指揮部的新命令,易樂祥所在的特遣隊第一團將作為首批登陸部隊登陸安諾基行星。自此一副波瀾壯闊讓所有熱血男兒前赴後繼的戰爭史詩就此打開,而易樂祥也將踏上他從列兵到名將的傳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