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主任也不提省組織部的事,隻是對楊衝鋒所說的請求,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就像之前都沒有人對省農科所請求過技術支援一般。地處西部,人們的觀念大多還持老一套,各地區縣市也都各自發展著,沿襲之前的生產方式,就算有些縣市想有所變革,更多的方式是到外省實地考察,而極少想省裏農科所求援。像楊衝鋒這樣先到省農科所裏請專家到縣裏去會診,之後再定出發展方略來,卻是第一次遇到。
省農科所這次的工作效率極高,省組織部親自來電話聯係,他們不知道楊衝鋒或者香蘭縣和省組織部部長段鵲喜有什麼關係。是段鵲喜部長的秘書親自打來電話,聯係香蘭縣的事,那就表示了部長對這事的態度。省農科所哪還敢怠慢?到第三天,一支七人組的專家隊伍就帶著任務前往香蘭縣。
專家們對即將要做的工作,心裏也沒有什麼怨懟,但這次工作卻隱含了一些政治因素,讓專家們有些不爽,卻又不敢抗逆。
在專家們出發之前,楊衝鋒先到省農科所去麵見專家誠心相請,再將吳文興從縣裏叫來,縣裏一二把手親赴省城相請,也算是情真意切,給足專家們的麵子了。
吳文興對楊衝鋒這動作,從一開始兩人溝通時,就認定楊衝鋒是在作秀,是想通過這樣的動作來引起縣裏更多人對他的關注,以便拉到一些人氣。對這樣的動作,吳文興不會去反對。對縣裏的情況,吳文興這縣長遠比書記要了解到深透,對重要職位上的人,都掌控得很好。這些事,之前吳文健就給他指點過。
隻是,沒有料到楊衝鋒真能夠在三五天裏成功地將省農科所的專家請動了。接到楊衝鋒的電話,吳文興不知道真假,但縣委書記既然從省裏打電話來,自然不能開這樣的玩笑。縣裏的領導,就算到市裏要辦一件事,都未必能夠這麼快,這麼高效率。讓吳文興心裏就很不爽,楊衝鋒是柳省的人,按說在省城沒有什麼人緣,可如今省農科所卻像他家開的一樣。
想歸想,省城還是要去的,將專家們請到縣裏,也有他的一份功勞。縣裏的具體事務歸途這個縣長來抓,專家們到了後,不管怎麼樣省市領導對他這個縣長都會有新的看法。
走之前,還是先跟吳文健通電話,既要他的態度,也要大哥在市裏幫自己造勢。吳文健得到楊衝鋒到省城請專家成功的消息,在電話裏靜默一會,在省裏他也沒有多少資源,也不可能弄清楚其中的原委。這時要采取的態度,也就隻有去配合,將可能產生的政治資本納到自己之下,才是更有利的選擇。這一點,吳文興和吳文健兄弟倆心態完全相同。
像香蘭縣這樣的縣情,縱使請專家來,又能夠怎麼樣?發展資金沒有,人們對工作的熱情也沒有,而全縣的人對政府的信任度可說非常低的,要在鄉鎮裏進行什麼樣的推廣,哪是想象中這樣容易做到?但隻要工作去做了,就可向上麵要扶助資金,在縣裏隻有不停地折騰,才會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到省城裏,吳文興在賓館裏見到楊衝鋒,見他臉上沒有什麼得意之色,就像一件極為平常的事一般。原本以為楊衝鋒會麵帶得色,想自己誇耀,卻沒有想通是這樣子。吳文興心裏不信,細看卻不看不到自己所要得到的東西。心裏便罵開了,什麼東西,這麼會裝,叫自己到省城來不就是想顯擺顯擺自己的能力?
“書記,”吳文興想歸想,臉上卻一臉的笑容,香蘭縣能夠做到這樣的事,將省農科所的專家請到縣裏去,自然是一件很了不得的大事。運作得好,很有些政治資本,還沒有弄清楚楊衝鋒的意圖,吳文興自然會好顏相向。“大手筆啊,書記不愧是從發達地區歸來的,工作思路就是高明。”
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這時給楊衝鋒幾句好聽的話,吳文興還是不會去吝嗇的,也就兩人聽見,怎麼說外人都不知道,不會對自己有什麼損失。這算盤打得很精,楊衝鋒見吳文興到來後,也估摸出他是什麼想法,隻是懶得去計較。
縣裏真要抓起來,出了成績,縣委書記自然是最大利益獲得者。況且自己還不在意那點政績,讓香蘭縣變成名副其實的財政收入過億元縣,才是楊衝鋒心裏所要的。
讓吳文興先坐下,抽著煙,楊衝鋒將省農科所的情況作了介紹。吳文興知道省農科所排除的專家裏,從農林、畜牧、果林、環境、礦物等方麵都有專業人才將要下到縣裏,對香蘭縣進行多方麵進行考察會診,要拿出一個方案來,作為今後香蘭縣工作的總體大方向。這時,才知道楊衝鋒是真心要做這樣一件事來,心裏雖然不看好結果,但心態上也就脫開先前那種純為撈取政治目標的態度。
楊衝鋒隻是將省農科所專家去縣裏的大致目標說了,這要先跟吳文興溝通好,專家們到縣裏後,工作起來才會更有效率。吳文興沒有等楊衝鋒說透,就說,“書記,專家肯降尊到我們縣裏,那是縣裏的機會。政府會做好專家們的後勤保障工作,並積極配合專家們,縣政府會將這一工作當作政治任務來看待。請放心。”
省裏的專家到縣裏,市裏勢必會關注,說不定會派人下縣裏來。吳文興可不敢怠慢,對於這些事,輕重如何,吳文興還是很準確掂量出來。楊衝鋒見吳文興對這事隱含的東西,看得很準,要不是兩人的出發點不同,都有種和他交心,將他拉到自己陣營裏捶打捶打的想法。對吳文興在工作中的悟性,楊衝鋒還是很看好的,隻是,體製裏最重要的是人的品性,能力反而要擺到第二位。
再去省農科所裏,專家們沒有露麵,隻是辦公室主任接待量人,對吳文興縣長的到來,主任沒有表露過多的態度,淡淡的。對楊衝鋒卻顯得不同,吳文興看在眼裏,也不能表示什麼,隻是將這一切都記在楊衝鋒身上,目前要緊的事,盡量讓省裏的人對他有點好印象,下次到省裏才會有門路可找。
專家到縣裏後,運作成功,香蘭縣就不僅僅在西平地區有影響力了。吳文興知道今後和省農科所打交道的機會還會有,總不能次次都讓楊衝鋒出麵,那就沒有他這個縣長的什麼事了。但省裏的處級幹部,對下麵縣裏的領導,哪又會放在心上?辦公室主任對吳文興的態度沒有多少變化,楊衝鋒要求見一見專家時,主任才將帶隊的蔣教授找來,和兩人見麵。
當著楊衝鋒的麵,主任很用心地要蔣教授他們到香蘭縣後紮實地工作,要為香蘭縣今後的發展找出最適合的途徑來。蔣教授話不多,但卻篤定會讓大家將所裏的工作做好。自然知道段鵲喜部長對這事會關注的,但卻不能說出來,這點政治智慧他還是有的。
吳文興不明白其中奧妙,還以為楊衝鋒和省農科所辦公室主任是什麼關係,才會有這樣的情形。
在省城不做停留,也是幾方的共同想法。專家到縣裏後,楊衝鋒主持了熱情的歡迎宴請後,也就將陪同專家的工作,交給了縣政府那邊。具體的人員自然都安排下來,有省裏專家的招牌壓下來,又有吳文興作為縣裏配合工作小組的組長,鄉鎮的領導也不會不配合工作。
具體的事務有縣政府去做,楊衝鋒隻是等結果。對於香蘭縣的規劃,楊衝鋒有三個想法。第一是針對農村,到過幾個鄉鎮,見到的都是傳統的作物,經濟效益自然很不好。發展經濟作物,要等專家得出結果後,再做決定,但經濟作物的發展必然要成為來年鄉鎮農村工作的重心了。如何推動工作順利進行,倒是楊衝鋒此時要頭痛的事了。第二個想法是香蘭縣的蘭草是不是有栽培價值,這也得等專家給出結論來,至於技術方麵的問題,自然也有專家來解決,縣裏要做到工作,就是如何將事情規劃出來,變為政府實際的工作。香蘭縣真正培植出優良品種的蘭花,其價值不僅僅是和縣名相符。楊衝鋒看中的事其經濟價值。第三個想法,是指香蘭縣能夠做出些工作經濟來,交通這樣發達,對工作的發展本來就有著先天的優勢,不加以利用而隻盯著政策上劃撥的錢來窮折騰,是讓楊衝鋒對吳文健等人看低一眼的根本所在。
看不到更遠處,自然就沒有什麼格局。而眼裏盡是麵前自身的利益得失,這樣的人位置越高危害也就越大。人都會對利益有自己的訴求,真正跳開利益的人,世上又有幾個人?但謀求利益的同時,怎麼樣來麵對大家或說國家民族的大利益,對此中之間關係的處理,是楊衝鋒對人等級進行劃分的準則。
專家在香蘭縣一呆就是十天,將香蘭縣各個鄉鎮都跑了個遍。楊衝鋒這段時間和秦時明一起,對來年工作規劃進行準備。從專家那裏得到的消息看來,香蘭縣雖說物質匱乏,底子很薄,但環境條件還算不錯,對一些經濟果木的栽植是適合的,有相應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當然,結論還要等專家們回到省裏論證後才有可能出來,這時先做一做前期工作,很有必要。
形勢轉向自己所希望的那樣,楊衝鋒這期間也隨在專家之後,去專家走過的鄉鎮裏,見那些鄉鎮的幹部。想了解更多一些鄉鎮村組對這些工作的態度,也借機將自己的影響力延伸到鄉鎮去,今後真要將這些工作鋪開了去做,具體的推廣還得依靠這些一線幹部們去落實。
專家回到省城之後,楊衝鋒也到省城裏去。要等到第一時間的結果,有人在省城裏催等著,省農科所的工作也才會更見效益。當然不是楊衝鋒麵子有多大,這次省農科所的專家下縣裏,省組織部長段鵲喜是有明確態度的,他的麵子卻是夠大。再說,省農科所也樂於看到自家出一些彩,有這樣的機會,推動起來也就更順應時機。
結論算是很快了。工業方麵的發展,算到地理環境影響甚微,專家隻是根據西平地區周邊提出一些建議。對鄉鎮村組經濟的發展,卻是給出了比較明確的論斷。香蘭縣地理氣候對一些果木的栽植,還是很適合的。比如蘋果、梨、李子、葡萄和櫻桃,就經濟價值說來,這些果木都還是有一定的前景的。
楊衝鋒最關注的一項,就是香蘭縣裏的蘭草栽培。對蘭草楊衝鋒沒有什麼認識,但蘭草中優良品種的價值,楊衝鋒卻是認知的。什麼樣的東西能給香蘭縣帶來好的效益,楊衝鋒就像發展什麼。蘭草的生長和栽培,和環境氣候有很大關係,栽培技術更有著決定性作用。弄得好,兩三年裏就可以靠這一項目將香蘭縣變成真正的以蘭花為支柱產業的經濟大縣來。
見到省農科所給出的結論,楊衝鋒看到結論上寫著適合蘭花的栽培,還特地列舉了兩三個鄉鎮的具體地名來,說明專家們還做了實地考察。對於所列出的地名,楊衝鋒的人沒有到過,但得到這樣的結論後,接下來要做的事,目標也就明確。
回到縣裏,楊衝鋒讓秦時明先將任征找到辦公室裏來。任征也知道楊衝鋒到省城裏去的目的,見他回來了,進辦公室時,心裏也有些激動。見楊衝鋒坐在沙發上,沙發前的茶幾放著一本資料,一下子就明白省裏專家的結論出來了,至於對香蘭縣有沒有利,任征忙看想楊衝鋒的臉,想從頭臉色上來判斷結果,卻沒有看出什麼。
“書記,情況怎麼樣?”任征有些激動,這時他已經跟緊了楊衝鋒,在縣委裏雖然還沒有完全表露出這樣的姿態,兩人單獨時就很明確,把自己定位在下屬,如今的心態已經完全扭了過來,這種角色已經很入戲。
“老任,你想要怎麼樣的結果?”楊衝鋒說著笑起來,在任征麵前沒有刻意去掩飾自己的喜悅,這樣反而會給他更多一些的決心。
“書記,這就好這就好。書記到香蘭縣來,讓全縣的人都有了指望,書記具體情況怎麼樣,我可是急不可耐了。”任征說著,臉眯著笑,當真有一副急像。
見任征著了相,也知道他這是一種表態,楊衝鋒雖不會放在欣賞,卻也要對任征的態度表示肯定。說“縣裏的事我們坐在辦公室裏怎麼規劃,都是紙上的事情,對全縣的發展會不會真正有用,還要到實踐中去檢驗,可不要高興過早。”
任征聽後就嘿嘿地笑,兩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楊衝鋒是五十多歲而任征才二十幾歲一般。接下來兩人將情況先討論,對縣裏的情況,任征可說最具有發言權,對縣裏的弊端也看得極準。針對專家們給出的建議,一條條對著香蘭縣的實際情況來估計今後工作中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要采取什麼樣的措施才會將工作推動落實。
說了一會,楊衝鋒說,“老任,政府那邊會有什麼樣的態度?”對吳文興等人的為人,終究沒有任征了解更透些。
“估計會去做,能不能做成功,他們不會太放在心上吧。”任征也說得很直接。
對這工作心裏有了大致輪廓,楊衝鋒不允許對香蘭縣發展經濟的工作出現偏離既定軌道,縣政府那邊要真的是用那種假設的態度來對待,倒是要殺雞給猴看看。
和縣政府的溝通工作很順利,吳文興對縣裏來年大力發展經濟果林的工作興致很大,在楊衝鋒麵前將話說得很響亮。對今後的工作上會遇上什麼樣的困難,都沒有多說,隻是表示會盡快做出一個具體一些的工作方案來,交由縣常委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