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平平淡淡才是真(2)(1 / 3)

家裏的生活自然是很差。母親每天要幹那麼重的活,卻連飯都吃不飽,她開始生病了。每天晚上放工回來,她的胃都疼得要命,沒錢買藥,隻有自己用手揉。我那時唯一能幹的就是幫著母親捶背,以解除母親一天的疲勞。我的小手按照母親的指令,有節奏的敲打在母親的背上,背雖然還是疼的,可她的心裏甜滋滋的。在母親的心目中,真正的希望就是我。

為了改善夥食,家裏偶爾擀一次麵條,每一次母親都說自己不餓,把碗裏的麵條撥給我。母親看上去很胖,大人們說那時浮腫。用拇指在腿上輕輕一按,便立刻下去一個坑。我六歲那年像是真的懂事了,有一次, 母親照例把她碗裏的麵條撥給我時,被我堅定的拒絕了。我似乎明白了,母親哪裏是不餓,她分明是怕我吃不飽。母親對我的舉動先是不解,後又表現出很生氣的樣子,但我能看得出母親很高興——兒子長大了。

九歲那年我上學了。母親為我縫了個花布書包,可把我樂壞了。雖說學校的課桌和講台全是泥巴做的,但它們對我的誘惑太大了。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門門功課幾乎全是100分。記得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教算術的王老師突然有事,又沒有別的老師,就讓我臨時給我們班上了一節算術課。這事後來傳到母親耳朵裏,母親別提多高

興了。

從小學到初中,我的學習成績都很好。1978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我們縣城一中的高一的尖子班。同時也被省城某重點中專學校錄取了。在縣城裏讀了一個月的高中,家裏從近房的五嬸家借了20斤糧票。這時我清楚的意識到,我不能再讀高中了,盡管我也清楚地知道,這個班裏的學生將來的去向多數都是重點大學。拿著中專錄取通知書,我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車。臨行前,一個本姓的哥哥風趣的對我說:這下著你可就和紅芋幹子麵離婚了!聽了這話,我咧嘴笑了。突然我像個大人似的說道:放心吧,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和紅芋幹子麵離婚的。

聯產承包的春風很快吹到我們那裏。母親在家裏種著屬於我們家的那幾畝地(就在我讀中專那年,姐姐出嫁了)。由於收成還行,母親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母親不認字,我給她寄的信多半是讓我舅舅給她念。舅舅家離我們家很近。按說我可以把寫給母親的信直接寄給舅舅,但是我沒有那樣做。我能夠想像的出母親收到我的來信時的喜悅。那時,這些信也成了母親的希望。

第一次放寒假,我用省下來的錢買了幾包高級香煙(最貴的要四毛多錢呢)。回到家裏,母親用很凝重的語氣對我說:孩子,你帶上香煙,到幾位叔叔大爺家裏去看看他們。我理解母親的心思。在我小的時候,他們曾給過我們家很多次無私的幫助。記得在我讀初一的時候,家裏的房子實在不能住了。北邊的牆用木棍撐著,裂縫有巴掌大那麼寬。在親鄰們的幫助下,母親決定重新蓋房子。母親從村子裏找來十幾個勞動力,整整幹了近十天,可他們卻沒有一個願意在我們家吃飯。他們回到家裏吃完午飯又從家裏過來幹活。而沒有任何人有怨言。這就是鄉情,使我永遠也割舍不斷的鄉情。

……後來我和我愛人就是在這間房子裏結的婚。那天大家都很高興,唯獨母親流淚了。這二十多年,她是怎樣的含辛茹苦,她承受著一個女人本來無法承受的壓力,在漆黑的布滿荊棘而又灑滿風雨的長夜裏,她堅強的走了過來。如今,看到兒子和媳婦都成了國家幹部了,這一天來得多麼不容易啊!那天夜裏,母親失眠了。

為了照顧自己的孫女,母親不得不告別那個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來到城裏,和我們住到一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在單位很忙,經常有應酬,每天很晚才能回家。平日裏沒有多少時間和母親交流。晚上回來時經常能看到母親站在大門口(我們住在院內)。有一次,我竟然責怪母親:“天這麼冷,你站在這兒幹什麼?”母親說:“我沒事,就回去。”

後來我才知道,母親每天都是在等我。隻有看到我安安全全的回到家,母親才能吃的好晚上的那頓飯。每每想到這些,我都有一種愧疚感,在母親心裏,孩子永遠是孩子。做兒子的哪裏能了解母親的那份心?

我深愛著我的母親。

願天下所有的母親平安、幸福!

感恩寄語——

生活中沒有那麼多驚心動魄,生活隻是平平淡淡的細節串起的一段段經曆,也許是太過平實,讓我們對每天的生活習以為常,於是,我們忘記了感動,忘記了用心去感恩周圍的一切,特別是母親。母親是賜予我們生命的那個人,母親是把我們哺育成人的那個人,母親是每天為我們端來熱氣騰騰飯菜的那個人,母親是每天站在門口翹首等待我們歸來的那個人,母親是看到我們成家立業後比我們還高興得那個人,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我們的那個人。請靜下心來回憶一下母親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相信不知不覺我們就會淚如雨下,就在這個時候給母親打個電話吧,告訴她“我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