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敏感的命題(1 / 1)

與朋友一起吃完飯,從酒店出來,朋友拉我到一旁,在耳邊說:“我給你提供一個素材。”

“好哇”。我笑著說,內心裏很是感激朋友。

朋友說:“仔細觀察飯局及酒桌上,相信你一定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我們的傳統素有知命之說,人不僅屬於自己,不僅屬於一個家庭,一個有才氣有靈性的人百倍地付出努力後,命運之神如若不眷顧他,才怪。有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就要不放棄,財富的進出、融資、投機、吞並……真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沒有疆域的王國。”

朋友一席話,使我感慨頗多,細想那些成功人士,創業時的艱辛和沉穩,是他們成功的最大特征,優秀的品質、智慧的出眾、膽略的過人、本分的嚴謹及雷厲風行的做事準則,挾著傳統文化的精神,與新時代博弈,平和、誠實、堅忍……真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成功人士身上,很難發現他們具體屬於哪一類性格,哪一類人,但他們確實影響著我們。

細想我自己,對人對事,總是隨遇而安,這份平常心,從心裏徹徹底底透著一份簡單,對名利對財富,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這是頭發長女人的智慧,我不以為然。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個人看待事物,都不可能站在絕對客觀公正的立場上,或多或少戴上有色眼鏡,用自己的經驗,好惡和道德標準來進行評判,結果是看到了的都是假象。

成功人士在聚第一桶金開始,就好像領受了神諭一樣,像清教徒為上帝積累財富一樣,在各個方麵嚐試成為最好的,樂此不疲,那種雄心就是要做到足夠撬動整個世界,無法置身世外。

而我在欲望的天平上,已經在編織著自己的夢,我不具備那種功蓋天下的素質,我是你智力相近、陌生尚待相識的普通人,歲月的流逝對我隻是意味著我的年歲的增長,平庸的我隻能是日複一日地重複著自己。

正想著,酒店的門外又喧囂著聚攏了一撥又一撥的人,“慢走啊。”,“改日咱們在繼續聊。”、“我的項目,指望您呢多多關照,謝謝了。”、“讓我的司機您你走。”

看到這一幕幕,我淺笑了。笑後,細細檢視了一下我自己,說真的,我實在沒有那樣拿得起放得下的心胸,這是我狹窄的一麵,做什麼樣的人?選擇什麼樣的活法?而遲遲沒有付諸行動卻又左右一如風景驟起變幻著、神奇地填充著我的視野,總不會讓你有一種“大跌眼鏡”?評說是狐狸吃不到葡萄泛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