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真心話(1 / 1)

對於朋友的認知,至今我還停留在“投緣”的理解上,投緣的人,哪怕是第一眼,便會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對方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的回眸,連對方說話的聲音,都會帶給諸多的回憶,或多庇護。我個人認為,生活中的投緣總比不投緣要好。

清楚記得10年前的事了,那時閑暇時間比較多,總喜歡租一些韓國的碟片來看,租來後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冬季戀歌》,感受頗多。每當《冬季戀歌》的旁白一一在耳旁響起:你真的能忘得了你的初戀情人嗎?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他真的就是他嗎?還有可能嗎?這是命運的寬容,還是另一次不懷好意的玩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扮演俊尚和民亨的韓國影星,裴勇俊。

我隨著劇情,看著俊尚和名亨、惟珍他們之間愛的糾葛,想自己始終無法抗拒裴勇俊的那種微笑,如癡如醉。他悲傷著我跟著悲傷著,他嘴角抿笑了,我也由不得自然微笑著……同樣的老套韓劇模式,上一代的恩怨糾葛,導致了下一代的悲歡離合,不同的是有了裴勇俊。

關於結局,三年後惟珍從法國回來,看到了自己曾經設計的房子,竟然被建成了,惟珍信步走到別墅前,又看到了熟悉的拚圖,仿佛是一種感應,俊尚回來了,潛意識啟唇叫著惟珍的名字,卻再也看不到惟珍的麵龐……我不知道這樣的結局算喜算悲?經過了10年的想念,家人、朋友的阻礙,種種的誤會,又是幾年的分離,惟珍盼來的卻是失明的俊尚。惟珍在瞬間的那一刻,流下了淚水。

俊尚雙手探索著向惟珍伸過去,俊尚在那一刻心頭湧現的還是可愛的惟珍。俊尚同樣也是忘不了心中的惟珍,他們終於可以擁抱在一起了。看到這裏我覺得對於影片中的男女敘述的這個冬季裏的愛情故事,應該是好的結局吧!

寫到這裏,自我都感覺到有點跑題,讓人家看了以上的文字,產生一種懷疑,究竟寫的是投緣還是在影評?說真的,我是一個比較有偏見的人,自此後內心因為有了一個裴勇俊的影子,說出來遇到大事小事,我都在“昏”著,我的認知莫明其妙地有悖著常理,在與人的相交中,不停地尋找著機緣,對於投緣的人,我連對方的短處也熟視無睹。我個人認為這是我的人性,世間千萬年,有些事本來就是如此。

直到某一天,反省自己,探個究竟,我的“發病曆程”嚴重地存在著“麵龐障礙”,對人對事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模式,不停地用美妙的故事構築著一個個想象的世界,我這是怎麼了?一部影片就能使我變成單一狹隘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這是附庸在一個外國故事裏丟掉了應當多一些的戒備心理,就像孩子需要童話一樣,成人的世界裏會有各樣奇奇怪怪的事情,可惜,它是留存於心的美妙遐想,我把它當做我的情感故事。在我發乎情而止乎禮的文筆下,我仍然能感受到那段特殊時期,因為韓國影片《冬季戀歌》,從而引起的認同和激動,讓我一生都刻骨銘心。

刻骨銘心地尋找著一個投緣的人,即便是那樣地令旁人感到莫明其妙,遇上了的話,我仍然要為他在大事上或者小事上,一概統統地感情用事。也許別人在看完這篇雜文後,會判定我不是一個正常的人,挺阿Q的。那又怎樣呢?我就是中了有“麝自然香”的毒,若我們的周圍全都是一個思維模式理解的所謂“正常人”,將多麼的寂寞、多麼的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