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昭卷·三公(13)(1 / 1)

可待到第二日之時,姬穀、黃四二人卻莫名失蹤了,像是從人間蒸發,行李衣物皆在,人卻不見了。

扶蘇失蹤之事頗有一番因緣詭異,暫且不提。此時卻說穆地,王子成覺接了天子一道旨,打點了三千兵馬,一身鎧甲戎裝,便從鹹寧府出發了。且說閑話,這少年今年方滿十七歲,姿容皮色卻日益大盛,因貌美還鬧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亂子。

傳聞趙國郡主到訪穆地,從未見過他這堂兄,行至青州境內,恰巧遇到成覺率眾秋圍,一見他風姿,竟魂飛魄散。成覺一行離去,小郡主卻得了相思之疾,一路纏綿哀思,眼見距趙國日遠,隻得強打起精神,到穆國都再尋名醫。世子恰巧奉王命,在左白門接堂妹,趙國郡主方下鸞轎,卻見到那日林中之人,喜不自禁,病瞬時好了大半,可是轉眼卻見身後眾位臣仆跪地拜倒,請穆王世子安,心中一時驟痛,大喜大悲之下,竟吐了一口血,昏厥過去了。

若是如此也便罷了,之後卻鬧出了春秋時的“文薑諸兒”之亂,一樁探親瑣事平添了七八分緋色。趙國郡主待在穆國不肯走,穆王世子一貫又是於女色無所收斂,二人之事在穆國都傳得沸沸揚揚,趙王幾次三番寫信給郡主,郡主卻避重就輕,時時與堂兄膩在一起,據聞她還處置了成覺幾個美姬,儼然醋海生了波濤,把自己當成了世子的妻房。趙王被氣得一病不起,命趙國司徒直接帶王旨到穆國,扔到了郡主臉上,強行把她帶走,後來草草將她嫁給了趙國一個沒落的世家子,才算把此事掀過了。

成覺雖俊美,德行卻實在不足以讓人信服。但與成覺的美貌齊名的可不是他的無德,而是他的軍事天賦。年初,南蠻小國又起兵舉事,挑釁穆國,世子率五千人,以雷霆之勢帶兵奇襲,三日之內,滅了七族一邦三萬餘人,南蠻跪地求和,願年年納幣,俯首稱臣。成覺一戰成名,名震大昭內外。各國諸侯暗自嫉妒惱恨穆王生了這樣一個好公子,可又不得不巴結穆王世子,趁機獻了多名美姬,隻盼能讓英雄落了美人懷,成聯姻順道聯國之美事。可惜穆王妃治家極嚴,這些女子也未生出波瀾。隻是,在太後麵前獻禮說好話的日益多了起來,隻因眾人皆知,穆王世子的婚姻把持在太後手中。但老太後總是笑眯眯地,說世子還小,不急不急,心底卻暗自蹙眉,這世上似是無人能配得上她的明珠兒的。可轉念想起若是鳳凰兒還活著,此刻和明珠兒站到一起,又不知是哪般風姿,誰又壓了誰一籌,思及此,心中不禁又悲戚起來。

此是前事,點到為止。便是這樣一個用兵如神的少年,此刻卻奉天子旨意,帶了足足三千兵馬,朝東而去。沿路各國諸侯宴請成覺,送了許多奇珍異甲,仍舊尋不到他此次行動的一絲端倪。成覺此一路也未鋪張,隻著一身棗紅鎧甲,可在眾兵士之中,他眼睛太過明亮高傲,顯得格外紮眼。

這個冬日尤其寒冷。成覺騎著白如山間之雪的駿馬殊雲,背著金箭,在山道之間疾馳。他身後的三千軍馬揚起了寒氣和飛煙。殊雲之美,仿佛已踏過塵世之埃,奔越飛起,帶著冠著紅纓白珠的少年將軍,馳騁在天邊。

路上漸漸彌漫起大霧,翻過越姬山,馬上就要到平國境內了。

越姬相傳是戰國時越國夫人,姿容秀美,越國國滅,夫人戰死,化身為山,生生世世保衛越國子民,此山因此便命名為越姬山。越姬山長年大霧,仿佛是這石頭夫人的衣衫縵帶,平添了幾分旖旎美色。

此一日,天又著實陰沉,到了辰時,太陽才慢騰騰地冒出山尖。霧氣漸漸散去,青山此時雖枯零了,但映著朝陽,卻別有一番疏朗氣韻。

成覺快馬疾馳,他治軍極嚴,這一路,身後兵將竟無一人開口閑聊,灌了風塵寒霜,士氣依舊高昂。

可是,越姬山腳一個奇怪的男人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男子戴著草帽,腳上一雙布鞋,瞧不清楚麵容。

成覺一看到他,反而笑了,揮手命眾人停下。

“雲卿來了。”

男人也笑了,從懷中掏出一個檀木的盒子,單膝跪下,溫柔道:“殿下已至,敢不親迎?此為薄禮,望吾君笑納。”

成覺伸出修長的手,男人緩緩將盒子遞上。成覺打開盒子,嗅到了一股濃重的腥甜,眼睛眯著,眉毛卻舒展開來。

天上烏雲瞬間彙聚,雷聲轟鳴。

男人摘下草帽,溫柔道:“殿下,要下雨了,容小臣避一避。”

成覺俯身望他,似乎未聽明白他說些什麼,卻被男人一瞬間圈住了脖子,隻在這棗衣少年耳畔輕輕笑著,噴出微微的熱氣,“殿下氣運旺,替小臣擋一擋,也不枉費臣這般艱辛。”

不過一瞬間,驚雷忽起,劈到了那一身鎧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