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定取京師(2 / 2)

再說盛庸在南苦於破燕無策,又謀劃聯合房昭、平安自大同、真定夾擊燕軍首尾。不料被朱棣識破伎倆,東西轉戰盡捷前後擊破,繳獲無數凱旋歸整北平。

慶功宴上眾將得勝欣喜暢飲開懷,朱棣卻眉宇凝蹙無甚興致。眾人不解問時,朱棣歎道:“這幾年孤王豎旗靖難連番有勝,但眼見北地用兵過甚漸現破敗。隻恨勢孤疲應南廷源源兵馬,不知要到何時才能攘除奸邪,振揚我大明國威!”

諸官將聽聞這話,一時停杯罷飲多有默然,忽聽得高僧道衍朗然道:“殿下憂國憂民著實可佩,貧僧以為數番大戰斬獲實多,各處南兵聞我燕師之名多已膽喪。如今燕地兵強馬壯彼衰我盈,正是鐵騎南下直取京師之時!”

這話一出眾人議論紛紜,朱棣道:“這些日子孤王也有直下京師之意,奈何鐵鉉了得山東難平,這便有如芒刺在背。倘若徑而南下為他抄卻後路,兵成孤勢糧餉斷絕該當如何?”

道衍笑道:“殿下不必憂心!那鐵鉉擅守不假,但他若敢兵出濟南,又如何是我燕寧虎師的敵手。此人本為文官向來謹慎,咱們隻需出兵避開濟南而下,再稍遣精卒扼守險關,他就會反倒畏首畏尾不敢輕進。”

他說到此處朝柳少陽瞧來,繼而續道:“要下京師就得奪取兩淮以為根基,這些年那朱允炆頒政減賦本可收攬人心,但政令多成空文又未惠及江北淮左,百姓見欺頗有積怨。殿下貴為太祖嫡子,燕兵南下淮泗之民但隻相迎,絕不會心懷成見。何況咱們這邊又有柳將軍等周吳之後相助,屆時王旗高豎何愁不能一呼百應!”

朱棣眉頭頓展,撫掌笑道:“大師真乃諸葛子房再世,本王聽君一言茅塞頓開!”當下宴罷著手南征事宜,其間朱允炆遣使又雲議和,兼之寧國公主書信責以君臣大義,盡被朱棣故作緘默搪塞開去。

建文四年正月,經過一番準備的燕軍再次南下,大軍避開了鐵鉉嚴守的重鎮濟南府,兵鋒所向連破東平、濟陽、汶上等城,掠過徐州直抵淮宿。

這般驅馳千裏所向披靡,燕兵連戰連捷難免驕縱。不防朱允炆生恐兩淮失守,遣來徐輝祖領京畿兵馬來援,又有都督何福、平安暗裏設伏夾擊。

兩軍酣鬥於齊眉山下,那徐輝祖深知力守淮泗退無可退,當即號召諸兵將保家報國佑衛京師。南軍兵卒多是江南子弟,受其激鼓果然人人用命同仇敵愾起來。

燕軍長驅數千裏難免水土不服,猝起不意首尾難能相顧,數場混戰損兵甚重,還折了李斌、王真、陳文等驍將。

柳少陽、道衍等瞅南廷兵盛勢有不利,相勸朱棣暫勒兵馬。退撤數十裏避敵鋒芒,方才紮住營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