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入睡,是因為不能放鬆。
是的,我的身體和精神都是緊繃著的,我絕對不能放鬆。他說,他正在追求一個目標,他正用超出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去追求這個目標。這個目標對他意義重大,他不願意透露是什麼。
好吧,我對他說,我們不談你的目標,但我問你:自我價值,為誰認可?這個問題擊中了他,他愣住了。
我對他說,那目標不管是什麼,肯定是為了體現你的自我價值。然而,請設想一下,那目標實現後,你設想的自我價值得到了體現,你就真滿足了嗎?你還會有什麼期待?別著急,閉上眼睛,慢慢想象一下,你還會期待什麼……
他沒有閉上眼睛,他仍然不能放鬆,但他在試著想象。他想了一小會兒,我給他講了《白》的故事,這故事深深地觸動了他。
追求自我價值,猶如爬珠穆朗瑪峰。然而,你真期望,等你爬上珠穆朗瑪的峰頂時,那世界的最高端處,隻有你一個人嗎?
卡洛不是,這個男子雖然沒說,但顯然也不是。
或許,大家都不是。
在我的博客上,一個男子留言說,他去爬青城山。沒到山頂前,他覺得“無限風光在險峰”,對山頂風光充滿了期待,但登頂之後才發現,山頂上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好,很失望。隨即,他想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要是苦苦追求的目標實現後,也像這次登山的感覺一樣,那可就白過一生了。於是,這個晚上,他打電話給他喜歡的一個女孩,對她說他一直喜歡她。她有男友了,但他還是要告訴她,他隻是想告訴她,僅此而已。
另一個男子,官升一職,但意義重大,因為是從副轉正,從二把手轉為一個極有油水的單位的一把手。
隨即,他給他喜歡的一個女子打電話,請她吃飯,並把這消息告訴她。
他渴望這個女子認可他。然而,這個女子沒如他所願,對他說,你真棒,你真優秀。相反,她覺得難受。
我理解她的感受。這個女子有罕見的一點:她很少看一個人的外在條件,而隻看那個人僅僅作為一個單純的人的存在,她很少會因為一個人的外在條件的增減而調整自己對這個人的愛的多與少。所以,她現在也不願意因為這個朋友的外在條件“升值”了而給他多一點讚許。
自我價值,總是要在最珍惜的關係中得到體現的。
所以,不要迷失在外在的價值中,相反要學會看到自己去掉所有外在後的本真存在,也要看到別人去掉所有外在後的本真存在。並且,我們要學會愛自己的本真,也要學會愛別人的本真,而假若有人能做到隻愛你的本真存在,你與他的關係,就是最可珍惜的關係。
做到這一點後,你就有可能跳出外部評價體係的窠臼,以你的本真,與其他人、萬物乃至世界的本真建立起更具深度的關係,從而領略到更有魅力的價值體係。
種子的力量——你如何創造了你的現實
什麼最有力量?種子!
這應該是小學語文的一篇文章吧,不知道現在的教材換掉了沒。
種子發芽時萌發的力量可以撐裂頭骨與石頭。那麼,心靈的種子會有什麼樣的力量呢?
講一個故事吧。
一位來訪者,童年很慘。創傷可以分為被拋棄和被吞沒,被拋棄的創痛更重於被吞沒,而這位來訪者被拋棄的創傷算是頂級的。
小時候,他住在奶奶家,家人沒有誰關注他。一天晚上,透過窗戶看著深藍的星空,他想,家和外麵,有什麼不同嗎?
從此以後,他總是在外麵流浪,晚上常常在野地裏躺倒就睡了,有時也睡在生產隊牲口棚的幹草堆裏。沒有家人找過他。
因為這樣的經曆,他覺得自己是一隻“孤狼”。
村裏人可憐他,稱他為“沒有人要的可憐娃”,他們對他還不錯,常常給他些好吃的。
讀小學時,他回到父母所在的大城市。實際上,他家境相當不錯,父母都有工作,而父親是一個不小的官員。然而,這個真正意義上的家不能給他什麼溫暖,相反,他總是懷念老家。於是,不到10歲的他一次次離家出走,目的地是老家。
老家離大城市有100多千米,有時他坐大巴回去,有時幹脆就走回去。
我聽過一些離家出走的例子,這些故事中的人的經曆常常是雪上加霜,本來是因為痛苦而離家出走,但在離家出走後又在家外遭遇了傷害。而他不一樣,他總是在路上遇到貴人。
譬如一次走了三天三夜,餓到極點,體力也損耗到極點,最後每走幾步就要在地上躺一會兒,一個好心人同情他,叫他到自己家,專門給他做了一碗熱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