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的結果,看上去很輕逸,似乎很自由。但它的另一麵是我們和與我們相遇的人的肉身一次又一次地受傷,我們的生命感覺,一次又一次地破碎。
由此,劉小楓這本《沉重的肉身》就尤其富有價值。
這是我第一次推薦倫理學著作。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切實體會到,心理學的著作,回到的隻是“為什麼如此”“這是怎麼一回事”這一類的問題,隻能解疑,卻不能回答“我們該如何”的問題。後一類問題,是倫理學的範疇。
倫理學也分兩種,一種是思辨式,一種是敘事式的。劉小楓這本書,自然是敘事式的。敘事倫理,不會大聲地呼籲,你們該如何如何做。相反,敘事倫理隻是講故事,如果你被這些故事打動,這就夠了。
譬如,我相信,假若你被這本書打動了。那麼,在麵對楊麗娟事件時,你就會看到人的卑微與脆弱,而不會再去扮演一個道德判官的角色。
《愛的覺醒》
作者:克裏希那穆提
譯者:胡因夢等
啟迪性:5.0分
易讀性:4.8分
推薦度:5.0分
推薦理由:
真相是永遠的No.1。
擁抱真相,接受真我。
智慧源自與真相沒有距離。
……
以上的句子,我常常用到我的文章中,也常常和人說起,就像是我的信條一樣。
但說真的,我有時會沒自信,擁抱了真相,真的就OK了嗎?
我本來還持有另一個觀點:理解就是最好的治療,理解了,改變自然就會發生。然而,無數的讀者不斷問我,請問怎樣才能改變,問的人太多了,我逐漸對自己這個觀點不自信起來,於是,我弄出了一個成長的三部曲——“理解、接受和改變”。
感謝印度哲人克裏希那穆提的《愛的覺醒》,這本書令我徹底相信,真相的確最有價值,擁抱真相的一刹那——也即理解——的確就是最好的治療。這本書還帶給我許多其他方麵的啟發,閱讀過程中,我幾次忍不住掉淚,但這是喜悅的淚水,也懷著慶幸——原來聽從自己的感覺而走的路,是對的。
雖然這本書還沒讀完,但我已可以斷言,截至今天,沒有哪本書對我的啟發比這本書更大了。
放下一切念頭,方能看到真相
在書中,克氏屢屢講到,最重要的是通過你自己的冥想,看到真相,而真相就是愛,看到真相即是智慧。
並且,真相一定不是思考的結果,而是當你放下頭腦中的一切時,你與世界的自然相遇。
放下頭腦中的一切,這被稱為空寂。當你做到這一點時,冥想自然會來,你自然會與世界相遇,愛與智慧自然會降臨。
冥想這個詞很容易被理解為一種主動努力的結果,也很容易被理解成一種神秘狀態,這都是誤解,所以描繪這種狀態的更好的詞彙是“空寂”。
對於許多人而言,空寂這個詞也令人難以理解,它簡單,但那種境界我們的心似乎無法捕捉,那它可換成另一個相對好理解的詞——單純。
關於單純,我寫過一篇小文《論單純》。
單純是心性的純淨,單純的人有一顆晶瑩剔透的水晶心。
因這水晶心,世事和萬物無所遁形。
譬如,我們總以為,要想看穿一個人,一定有辦法,一定要努力,掌握了一些技巧甚至巫術,就可以輕鬆看懂一個人了。然而,技巧最多的人,在識人這一點一定不如擁有一顆單純的心的人,有一顆單純的心的人不需努力,就可在一瞬間看到另一個人的真相。
並且,單純的人也不能努力,如果一努力,他就失去了單純,於是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妄念,而不是另一個人的真實存在了。
空寂也罷,單純也罷,冥想也罷,這些詞描繪的那個境界都不易達到,因為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放下一切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