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隻身赴北極的第一人——植村直己(14)(1 / 1)

4月24日,冰麵又開始綻出裂隙。在一塊白色冰麵上,從裂隙中湧出了一彎深色的海水,活像是日本書法家在宣紙上揮筆寫出了瀟灑的—句。

他們仍然艱難地行進著,有時運用靠浮冰搭橋的老辦法跨過更寬的裂隙。有一次裂縫中沒有浮冰,植村直己決定利用雪橇搭一座浮橋。植村直己把雪橇卸空,將它從冰水的上方推過去,讓雪橇橫跨裂隙,穩固地搭在裂隙的兩岸。

狗群卻不大信得過植村直己的這一項傑作,不過它們仍然服從了他的指令,一個跟著一個地被帶領著走過了這座臨時便橋。等它們全部到達裂隙的彼岸,植村直己又為它們套上韁繩,驅趕著它們使勁一拉,便橋又變成了雪橇。

在麵臨困境時,當沒有可以依賴的東西來幫助解決時。我們就要以積極的心態,用開放式思維,想辦法充分整合自己掌握的資源,可以不斷地找出對付危險和困境的新辦法。相反,如果我們用封閉的思維,悲觀和失望的情緒就會讓我們寸步難行。

不管植村直己的意願如何,他十分失望地從無線電中獲悉,日本大學探險隊比自己離北極點更近,而且幾乎肯定會比自己先到終點。不管怎樣,植村直己決心成為第一個獨自到達北極的探險者。這是植村直己的既定目標。植村直己一定要實現這個目標。

在競爭的過程中既便將要落後,抱怨自己是不明智的,隻管做出最後的努力,隻要自己已經付出最大的努力,能夠按自己的目標堅持到底,一樣是一種成功。

4月25日是植村直己原計劃到達北極點的日子,然而他們離北極卻仍有128公裏之遙。這天的前進速度又很令人喪氣,冰礫石成為行進的障礙,他們隻走了大約20公裏。

有一隻狗的前爪受了重傷。雖然植村直己需要所有的狗來拉橇,將前進的速度盡量加快,但他不忍心眼看著它受折磨。植村直己將它卸下套來,讓它坐上雪橇。

不久,天氣的變化補償了他們的損失。風變得柔和起來,並轉成了和煦的南風,對他們極為有利。據植村直己計算,風力相當於兩條狗的拉力,所以算來他們等於增加了一條狗!

4月26日,飛機最後一次運來夠吃好幾天的食物。植村直己發誓再不要求更多的給養。第二天,在這種願望鼓舞下,植村直己使勁鞭策狗群跑完很長一段旅程。南極點隻剩75公裏。

背水一戰,沒有任何退路的情況下,往往能夠讓人產生無窮的力量,這時他們隻好,破釜沉舟,努力一搏,結果可能也就是這樣一搏而取得成功。當我們有太多的憑借和退路時,反而會產生負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