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鬱舂陵舊帝家,黍離千古此興嗟。蕭王何事為天子?本愛金吾與麗華。”——宋·宋庠《懷古》

夜,黑夜,漆黑的夜,漆黑的夜色吞噬了世間萬物。

靜,寂靜,寂寞的靜,寂寞的寧靜覆蓋了塵世喧囂。

時間定格在漢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十二月初六深夜,世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兗州陳留郡濟陽(今河南省蘭考縣)的一座行宮。這原本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陳舊得不能再陳舊的行宮,此時之所以萬眾矚目,原因有三。

第一,這座行宮不簡單。這座看似極為不顯眼的簡陋行宮來曆非同小可。相傳漢武帝劉徹微服私訪時曾將它作為寢宮。雖然後來“武帝行過宮,常封閉”,但漢武帝的到此一遊顯然使這座行宮整體知名度得到了提升,極具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常封閉”也使該行宮盡可能地保持了原汁原味,具有開發價值。

第二,這座行宮不孤獨。濟陽縣縣令劉欽顯然是個聰明人,他對此行宮進行了開發,做出了“以令舍下濕,開宮後殿居之”的舉動。魯迅先生曾稱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狀可怕,醜陋凶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確實需要勇氣。對第一個開發漢武帝行宮的劉欽來說,他也需要極大的勇氣。正是因為他的開發,這座原本孤獨的行宮一點也不孤獨了。

第三,這座行宮不寂寞。事實證明,劉欽開發行宮不是為了中飽私囊——撈金的需要,而是為了繁育子孫——延後的需要。

不久之後,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打破了行宮的寂靜。

一直守候在行宮外的劉欽一下站直身子,臉上露出又驚又喜之色,然後大步衝進廂房。他的夫人樊嫻都此時已近虛脫,見劉欽進來,還是掙紮著想要起來。劉欽一把按住她,柔聲道:“別亂動,小心傷了身子。”

“恭喜老爺,是個胖娃娃。”接生婆滿臉堆笑地說。

對劉欽來說,這已是他的第五個孩子了,但他看著繈褓中的兒子,卻像初為人父時那麼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老爺,給娃兒取個名吧。”樊嫻都道。

“就叫劉秀吧。”劉欽幾乎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他之所以對這個名字如此胸有成竹,有三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一株九穗。這一年,濟陽縣的田裏長出了嘉禾,即一株禾上長了九個金燦燦、沉甸甸的大穀穗,而且今年縣城風調雨順,出現了難得的大豐收。老百姓都認為這是難得的吉兆。對此,劉欽的理解是“秀出班行”。

其次,鳳凰來集。這一月,濟陽縣出現了美麗的鳳凰。鳳凰是難得一見的絕世珍品,老百姓都認為這是難得的祥瑞。對此,劉欽的理解是“龍章秀骨”。

最後,赤光照室。這一天夜裏,有一道炫目耀眼的赤色亮光直照於宮室之中,亮如銀錠,一時間明如白晝。沒過多久,劉秀便降臨了。對此,算命先生的看法是難得的福氣。對此,劉欽的理解是“鍾靈毓秀”。

劉欽結合一株九穗、鳳凰來集、赤光照室三大吉兆,提煉出了一個“秀”字,作為自己第五個孩子的名字,飽含了對這個姍姍來遲的寶貝兒子的殷殷期待。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輩中能出現一位超級出眾之人,實現自己大富大貴、大紅大紫的超級“興業強族夢”。

劉欽之所以會有這樣急功近利的想法,還得從他的祖上說起。

劉秀的六世祖就是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漢景帝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他在國內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在國際上采取和親政策,和漢文帝聯合開創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事實證明,漢景帝不但是治國能手,還是治理後宮的高手。別的不說,他一生共生了十四個兒子,這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廣施雨露之下,收獲頗豐。

都說尾上結大瓜,漢景帝的最後一個兒子卻結成了“歪瓜”。十四子劉發本來是不該生的,卻偏偏出世了。

原來,有一天夜裏,漢景帝酒後情欲大增,便叫程妃來侍寢。但是,這一天正巧碰上程妃來了月事,不方便行好事。不願錯過天子垂青機會的程妃想出了一招“狸貓換太子”,把自己的侍女唐兒精心打扮一番後,讓她替自己侍寢。可能程妃的易容術太好,把唐兒捯飭得太像自己,也可能漢景帝醉得太深了,絲毫沒有看出唐兒不是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