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高明帝王善作秀(2 / 2)

但此時的劉秀卻擺擺手道:“我雖然當了三十年皇帝,但幹得並不怎麼樣,天下黎民百姓還怨聲載道!引用孔子的話就是,我能欺騙誰呢?難道欺騙上天嗎?孔子說過泰山之神不如魯人林放懂禮的話,又因什麼事要去汙穢七十二代封禪的先聖呢?當年齊桓公打算到泰山封禪,管仲製止了他。如果有哪個郡縣政府敢於從遙遠的地方,派遣官員前來祝壽,或是歌功頌德,講些讚頌虛美之詞,我一定會處罰他剃光頭發的髡刑,放逐他到邊疆開荒墾地,讓他切身體會到天下百姓辛勞的真實情形。”

大家見拍馬屁拍到了蹄子上,嚇得趕緊住口,再也不敢提封禪之事了。

當然,如果你認為劉秀對封禪一事心硬如鐵,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他的內心中,何嚐不想像前輩古人一樣,勒石記功?但問題是,他作為君王,在封禪之前又必須先作秀一番,這是高明帝王的慣用伎倆。

因為劉秀第一次對封禪秀過了頭,提出的“封口令”令大臣們心有餘悸,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對封禪噤若寒蟬,這令劉秀感到苦惱。

光陰荏苒,一晃兩年過去了。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劉秀不再等了,而是主動出擊。他把朝中一些重臣叫來,說道:“我前些日子齋戒讀書之時,讀了一部讖書——《河圖會昌符》。此書中說:‘赤劉之九,會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誠善用之,奸偽不萌。’思來想去,不明白其中之意,請大家幫我解解惑。”

群臣們不傻,很快醒悟過來,終於明白了皇帝的真正心思。於是,大家異口同聲地道:“赤劉之九者,是指高祖皇帝第九世孫,而陛下正好就是。會命岱宗,是指封禪泰山啊!陛下應立即封禪,以應讖記!若一再謙恭,反倒違背天意,恐引起天怒啊!”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知曉劉秀的心思後,那些巴結逢迎的大臣們個個龍馬精神,紛紛獻上讖書請求他封禪泰山,以順天意。直到此時,劉秀這才佯裝無奈地說:“既然如此,隻能順應天意了。”就這樣,一場頗為隆重的封禪祭祀活動開始了。

劉秀不顧年逾六旬的高齡,心急火燎地出發了。從洛陽至泰山上千裏,原本一個月才能到達的路程,劉秀一行不到半個月便到達了。據說到達時,泰山上封禪的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劉秀隻好在奉高縣滯留了十餘天。

等施工隊連夜施工,日夜築壇後,封禪大典才正式開始。

清早,淋浴更衣的劉秀率眾祭祀眾神。隨後,劉秀乘坐禦車登山,眾人步行而隨,中午到達山頂,更換祭服。到傍晚時,劉秀登上祭壇,開始舉行祭天儀式。慶賀封禮告成後,大家又從原路下山。返回天門時,暮色已深,百官隊伍連綿二十餘裏在黑暗中摸索,靠石頭撞擊的聲音互相跟從。直到深夜時,劉秀才抵達山下。

劉秀在山下稍事休息之後,到梁父山舉行祭地儀式,並且下令免去奉高縣當年的一切租稅。四月,劉秀返回洛陽,下詔大赦天下,改元為建武中元。

就這樣,劉秀興師動眾的封禪大典終於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