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口人的村莊靜悄悄的,沒有了往日那炊煙如火的景象。在這被鮮花綠樹包圍的村莊中,卻也顯得有幾分落寞和荒蕪。一個白發的老者坐在村頭的竹樓下,手裏拿著巨大的煙袋,默默地吸著煙。那滿頭的白發卻也可以證明這老人是村中的長者。
在這同姓而居的村落中,大多有著難以割舍的親情關係。這村落中的外姓人極少,同姓的也都是同宗同族的居多,隻是隨著社會的變化,這些風俗雖說有些改變,但終究變化不大,也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裏習俗的習慣使然。
“太爺爺,還不回去吃飯啊!”羅德旺與這族裏的長者打著招呼。那很久沒有說過的黎族的語言,讓羅德旺感到了無比的親切。
“哦,你是誰呀。“這老人老眼昏花的說著。
”我是您的孫子羅德旺啊,畢業了,快春節了,回家看看。“羅德旺對這族裏的長輩大聲的說著。
“我想起來了,你就是我們村裏考出去的大學生。好啊!就應該好好的做學問,將來好為我們羅氏光宗耀祖。我們的祖先曾經是與朱熹齊名的閑人,視金錢如糞土。你可要好好做學問,別像現在這些人似的,整天為了錢奔命,現在很多人都離開了祖上曾經在這裏隱居的小村莊。這就是忘本了,一輩不如一輩了。”老爺爺賣力的對羅德旺說著。
前人的教誨讓這個老人忘記了社會的發展,前人的思想固然是好的,倘若一味的堅持那古舊的思維,難免會被社會所拋棄。村裏的那些年輕人或許也早就再也難以忍受這老年人的教誨,在這經濟的大潮中,忘記了那恬淡隱忍,而奔向了那充滿了欲望和抗爭的現實中。
羅德旺怎會不知那羅氏中曾經與朱熹齊名的先人呢。可時代的進步,讓這曾經隱居的羅氏充滿了勇於抗爭和奮鬥的精神,也正是有著這樣的精神,父母才依然的要讓自己去讀大學,而不是早早的去賺錢。可是,難道早早的去賺錢不好嗎,誰又願意總是居住在這破舊簡陋的竹樓草屋中呢。
不同的認識讓羅德旺看到了思維的差距,這樣的老人有怎麼能夠讓這村莊富裕起來而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呢。那前人也都是講自己的隻是傳於世人,那樣的精神並非是這老人所說的簡單的隱居所能夠表達的。
“是啊,老太爺,我聽您的,一定光宗耀祖。”羅德旺安慰著這個年過古稀的族中長者,心裏卻暗暗地下著決心,貧窮的隱忍固然是好的,可富裕的隱忍也才會讓更多的人敬仰,那才是祖先真正的精神所在,自己倘若忘記了這樣的精神,則愧對父母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