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全民目擊(十)(1 / 2)

這個時候單軼的手機響了,他打開來看了一眼,說:“飯桌北麵凳子的後方地麵上,也檢測出了同樣的成分。”

“咦,案件最開始的時候,桌上酒瓶裏的酒送檢過啊,沒有檢測出安眠藥啊,當時怎麼就沒想到提取心血檢測呢?蔡老的實踐報告裏沒有心血檢查的記錄啊,這完全是誤導正確的偵察方向嘛,這些不是法醫的基本常識嘛……”餘關抱怨。

“餘關,別製造內部矛盾。”輝哥打斷餘關,餘關當即打住。

“不事先把藥放好,反而是在案發現場裏,趁死者不備把藥放進對方和自己的杯子裏,看上去凶手殺王守義的道具準備的有些倉促啊。”問甜甜說。

“那凶手其實也挺奇怪的,幹嘛要兩個杯子都放呢?直接放目標的杯子裏不就得了嗎?”餘關說。

“估計凶手是想雙重保險吧,要不然就是凶手想偽造酒後激情殺人現場,刻意跟我們玩躲貓貓。”百裏說,“至於隻放一杯,可能是怕萬一死者沒喝著,或者劑量不夠,所以就幹脆兩杯都下了,這樣死者怎麼喝,都會喝到安眠藥。”

“大費周章。”餘關麵露不屑。

“我倒覺得凶手心思很細啊。”葉俞感歎。

“喂,你站哪邊兒的?”餘關警告。

“說說凶手的特征吧。”話題有點被帶偏,丁洋出麵擺正話題說。

“我認為凶手的身高不低於1米75。”江瞳說。

“怎麼說?”丁洋問。

“因為凶器和死者身上的刀口方向。”江瞳篤定,“剛才大家對死者受襲時保持的姿勢是俯身,都沒有提出異議,那麼我們就順著這個思路向下推演,死者身高1米8,腿長1米;被刀襲擊的時候,是俯身正麵,將自己的上胸暴露給凶手,以胸口傷痕與胸骨形成的夾角做推斷,死者下刀的手離地麵的距離應該起碼是1米的位置,參考人在醉酒和服用安眠藥的情況下中心會相對下移,那麼凶手的手部距離地麵的距離也應當至少不低於90厘米,這樣換算下來,凶手的身高不會低於1米75;

另外,死者胸前,刀口的角度是銳上鈍下,也可以推測出凶手拿刀的時候,刀刃是朝上的,這不符合普通人的拿刀習慣。因為一般人拿刀,刀刃都是朝下,尤其是當人要做高舉刺人的行動的時候,加之凶器是彈簧刀作為參考,那麼就應該是凶手右手持刀,在王守義將胸口暴露出來的時候,直接按下彈簧刀按鈕,從下向上直接捅入死者的胸膛,這樣刀刃才會是朝上,因為彈簧刀需要從拇指和四指之間彈出,人順勢握刀,刀刃就是朝上,而且這也是最快的殺人速度。”江瞳說著,拿起一支帶夾子的筆,從座位上起立。

“假如這是彈簧刀,筆夾的方向是刀刃,手掌心模擬刀柄。”江瞳把筆夾向手心握住,“杜宇,你起來配合我一下。”

杜宇站起來,跟江瞳麵對麵站立,關節微曲,下蹲重心,上半身折疊,露出上胸胸部給江瞳,江瞳把手我在筆杆接近尾部的位置做軸心,模擬做出按開彈簧刀,將筆夾轉出向外,再順勢把筆杆握入掌心,向杜宇的心窩一捅,剛好形成了筆夾向上,筆頭與杜宇身體的角度,剛好是從上向下向內的趨勢。

“這樣的情況,人就算發現危險,確實也來不及進行防守。可以解釋王守義的身上除了致命傷之外,為什麼沒有其他傷痕。”輝哥說,“不過現在隻是確定了凶手的大致身高,可是身高在1米75以上的人不計其數,光案發現場的區裏沒有幾千起碼也有幾百,雖然百裏說有人見到過王守義跟一個年輕人在一起喝過酒,但對方跟王守義的密切程度,以及樣貌特征還是很難能獲得有效的信息,要定位這麼一個所有線索都不夠清晰的嫌疑人,還是如大海撈針啊?”

“我覺得這個案子是仇殺。”江瞳斬釘截鐵,“從現在看來的客觀證據,整個殺局巧合性太高,反應出凶手目的性很明確,就是要王守義和金健健兩人的命。一個人能布置出這麼恰到好處、一石二鳥的殺局,就肯定不是突發奇想,而是蓄謀已久。”

“所以凶手應該是跟金健健有過節,而且過節很深,深到要拉他親爹做墊背?”問甜甜說。

“不光如此,這個人還非常清楚金健健跟他親爹王守義之間的關係,和兩個人之間見麵的規律,同時,還能跟王守義接觸迅速跟他搞好關係。”百裏說。

“別的先不說,這人肯定是個酒膩子。跟愛喝的人,隻要碰酒都是自來熟,不論平常多難搞,喝一回就拿下。”餘關一臉懂行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