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農村社區發展項目的挑戰,包括既要有一個良好的項目設計,也要有一個有力的項目執行,即將項目建議書中的各種活動轉化為具體的、相應的行動。這樣,就對項目執行機構的管理製度和項目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圍繞後一個挑戰,人們往往會發出疑問,為什麼項目目標、項目活動、項目資源投入基本相同的項目設計,在執行中或執行後,卻出現不盡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結果?一個可能是較順利地完成了項目活動,實現了項目目標;而另一個可能則是與原設計出現較大偏差,缺少項目執行的有效具體的行動,使得項目計劃幾乎變成一紙空文。於是,項目執行力的問題自然被提到了項目管理的重要位置。

項目執行力在項目周期管理中具有非常中心的地位。這是因為,任何一個社區發展項目都是處於動態過程之中,不同利益群體間的互動、社會生態環境的變化、社會結構性因素的製約等等,都會影到社區的變化方向。麵對這些,社區發展機構、項目人員在執行項目中很可能會遇到如下的挑戰:

(1)不確定性,它對嚴格地、不改變地執行項目建議書的可能性提出了懷疑。社區內的情境是變化多樣的,再完美的項目設計也不可能精確到完全沒有任何變動,而對這種不確定現象發生和可能發生的情況掌握不足,不能實施及時的反饋、處置,難免會給項目活動效果和項目目標的實現帶來困難。

(2)共識性降低,它對相關群體能否一貫地、有意識地追求已經達成的約定和目標表現出懷疑。執行項目的過程實際上充滿著各種利益和力量的博弈,因此,促成各相關群體積極、建設性的對話、協商,達成必要的共識是必不可少的。如此,才可能提高共識,降低項目風險,控製項目執行中困難、問題的擴大。反之,對項目來說將是破壞性的。

(3)信息失靈,它是對建立製度化的信息反饋係統、渠道是否存在並暢通產生的懷疑。社區項目執行的順利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種項目信息的可獲得性以及必須做出決策的緊迫性和可及性上,這就需要將涉及項目基本目標實現的有價值信息作為必要的評價及收集內容,並建構通暢的反饋渠道。否則,信息的不確定和模糊、交流上的不及時都會加大項目成本,甚至導致項目失敗。

(4)項目人員能力不足,這是對其過於僵化、缺乏敏感性和判斷力而導致的綜合能力的懷疑。社區發展機構往往聘任相關的項目人員負責項目點的管理工作。這樣,對項目人員文化價值觀、工作倫理與道德、人際溝通、應對複雜局麵的協調、適應能力、資金管理技巧等等都要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項目人員能力不足,尤其是作為項目管理的團隊的能力不足,就會製約項目的良性發展。

上述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情況主要聚焦在兩個最為關鍵的執行環節上:

1.項目訪點。在項目執行的不同時段、關鍵環節上,項目人員定期或不定期的到項目社區考察、訪問,了解項目信息,發現項目中存在的問題、障礙、難點,與項目主體——社區人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對策。

2.定期或不定期的例會或集體交流。將項目重要的相關群體召集在一起,在項目執行的不同時段、關鍵環節上,交流項目的進展,反饋、評估,再設計項目的推動方式和後續行動。

項目管理需要團隊支持,卻不能完全依賴團隊;需要強調過程,但不能忽略結果;需要減少衝突,卻要製造不同利益群體的對話;需要尊重現有結構,卻不排除實施某種戰略性的挑戰。這些都需要項目人員在訪點過程中得以展現。

項目執行是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對項目人員來說,需要擁有某種權力卻不能濫用權力;需要堅持立場卻不能放棄尋求共同利益;需要表明身份卻不能過分強化身份;可能影響合作夥伴,卻不能控製他們。

正是基於這樣的對項目執行力的思考,本章將重點介紹項目訪點目標的確認及過程,從而發現訪點作為一項製度的功能和意義。“作為發現和探索的社區訪問”是針對項目執行中遇到結點和難點的訪問總結;“理解社會性別與發展項目的意義”是透過項目訪點和外部人員的考察,以一種“混合”訪點與評估的形式再現訪點工作的全過程。

作為發現與探索的社區訪問

訪點在項目執行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目的。有些訪點是依據已經清晰而係統的項目設計進行的,其目的是觀察監測評估項目進展狀況,發現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案;有些訪點則是在項目設計的活動框架內,針對社區已經發生的一些變化,或執行機構根據社區現實需要對項目進行一些調整,以製定出不超出項目設計要求的某些改變。這樣,項目訪點就會麵對不少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為了使訪點更有效,避免項目官員個人能力的局限,往往需要有一個團隊的支持,有時甚至是一組人針對某一個問題深入社區,組織社區討論。因此,訪點前的準備、訪點目標、訪問計劃、訪問大綱的準備,對於一次效果理想的訪點來說很有必要。

以下介紹的這次訪點,就是針對項目設計缺少邏輯性,過於零散、某些活動易引起相關群體的利益衝突的問題進行的。因此,如何串聯其項目活動,使之更有關聯性,以及找出某些利益衝突的協調辦法是訪點的重點。

訪問時間:2001年12月20一28日。

訪問地點:丹鳳縣毛裏崗鄉綠村5個組、東村9個組。

訪問人員:陝西省婦女研究會江波、陳建國、胡美娟。

一、訪問目的

1.向村民,尤其是女村民介紹二期項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