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發現意義:民間組織在回應突發事件中的作用(3)(2 / 3)

女性主義倡導平等、關注弱勢人群,因而我們更期望活動設計能切實地為村民服務,滿足其需求,突出社區人的介入和貢獻:(1)女性和男性一樣都是發展的主體。女性和男性以及她/他們之間構成的社會互動關係構成了發展的主體要素。(2)女性的決策權是體現參與式理念的重要方麵。參與不是出席,而是發言和決策。女性和男性在現實生產和生活中的角色和體驗的不同使她/他們很可能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立場和觀點,因此她/他們都應被給予發言權和決策權。(3)女性應該公平地獲得資源。擁有資源是獲得機會的基礎,也是參與的前提,更多地參與也有利於獲得資源。資源包括:教育、健康、資產等。(4)婦女組織與網絡。弱勢群體要想參與到主流中去,要通過鬥爭和爭取,在這種過程中,自我組織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婦女組織是婦女獲得支持、婦女相互支持、婦女參與社會決策的重要手段。(見《性別與發展導論》,林誌斌、李小雲著,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年)為了使男女兩性都成為主體,公平的獲得資源,也為了使她/他們能自己發掘自己的力量解決自身的困難,為農村提供一係列的知識也是一個有效的策略。將參與性與社會性別敏感有效地運用於緊急救援項目中,確實存在不少難度。可以想象,這時的參與性評估難以獲取更直接的資料,當然,在後一期的農村預防“非典”宣傳中(加拿大資助項目),由於時間相對較為充分,我們增加了下鄉反饋、收集意見這樣一個環節。

陝西婦女研究會用自己獨有的視角,以女性主義者具有的基本理念,實施了農村社區抗擊非典的大型宣傳/幹預活動。那麼,在這一過程中,是怎樣做的?她們麵對怎樣的挑戰?又引發了哪些思考呢?

二、一種經曆

介紹非典症狀、預防措施和相應出台的法律法規成為陝西婦女研究會農村社區宣傳層麵最為重要的內容。這一點正如研究會新聞通稿所表達的那樣:

5月16日上午,裝有漂白粉、藥皂、防護服、口罩、宣傳品等防非典物資的三輛汽車從陝西省婦女研究會出發送往我省宜川縣、丹鳳縣、山陽縣、紫陽縣和商洛市的農村各鄉、鎮、村莊。這是我省婦女民間組織——陝西省婦女研究會繼關注城市社區之後,將關注的重點投射到貧困農村社區的又一舉措。

五月份以來,隨著非典疫情的肆虐,政府已將防止疫情向農村擴散作為抗擊非典工作的一個重點。陝西省婦女研究會敏感地意識到在現實社會結構下,城鄉之間在知識獲得、信息渠道、資源利用、權益維護及保障體係等方麵還存在著不平等現象。因此,廣大農村,尤其是西部貧困地區的農民,他/她們在這場災害麵前,更顯脆弱,更易遭受損害。為了使人人平等地共享健康的權利,作為長期以來關注貧困農村社區發展的民間機構——陝西省婦女研究會,希望通過這一行動喚起全社會對邊緣、弱勢人群的關注。

為此,陝西省婦女研究會及時向開展農村實施發展和健康項目的丹鳳縣、山陽縣、紫陽縣、宜川縣等地了解實際情況,在掌握了宜川縣近期回鄉的200餘名民工大多數來自山西疫區;丹鳳項目點所在的商洛市從山西、河南、北京、廣州等地返鄉的民工已近35000人;紫陽縣在“五一”期間每天外出打工者返回人數在800名左右;目前已接近麥收季節,返鄉高峰將在5月下旬出現等信息後,立即開會商議,認為返鄉人口量的增大有可能增加農村地區人口感染非典病毒的渠道和機會,而這對缺乏預防知識和醫療條件的貧困農村來說,采取預防措施已迫在眉睫。作為一個民間婦女組織,陝西省婦女研究會已多次積極回應各種災害,並積累了一定的緊急援助、災後重建經驗。4月底又成功地在西安市開展了“眾誌成城、抗擊非典”大型係列宣傳畫進社區活動,在借鑒這次活動方法和經驗基礎上,陝西省婦女研究會結合農村醫療衛生實際情況,提出了迅速在貧困農村開展針對非典的宣傳和幹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