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苦難少年(1)(2 / 3)

在浣花鎮北麵的官道上,一個黃衣青年正在緩步前行,聽見嘯聲,吃了一驚,心想:發嘯之人功力極高,陳大姐說的不錯,浣花鎮真的藏有寶物,估計此人也是前來尋寶的。我絕非此人對手,想要獨占寶物必須另想辦法。他思索了一會,伸手摸了一下掛在腰間的皮囊,心裏有了主意,掉頭奔向身後的群山。與此同時,浣花鎮東南方向的鄉間小路上,一個身穿寶藍色儒服的中年人在聽到嘯聲後,也是吃了一驚,但隨即嘴角露出笑容,暗自道:“原來是他!作為道門掌教,他親自來此窮鄉僻壤,隻怕目的和我相同。我要加緊行動了,免得被他捷足先登了。”見四周無人,他展開輕功,飛身趕往浣花鎮。

子時前後,香爐中的信香已完全燒成灰燼,空中仍殘存少許的香氣。榮春結束行功,負手走到廟外。等了一會兒,三條人影從黑暗中奔到他麵前,一字排開躬身施禮,齊聲道:“弟子參見掌教真人。”榮春微笑點頭,道:“罷了!你們聞香趕來,一路多有辛苦,先休息一會再說正事。”三人中年紀稍長的道人躬身一禮,道:“多謝掌教真人關心。弟子是蜀中青羊觀觀主清虛,這二人是弟子的師弟清和、清靜。”榮春道:“你們可是榮輝師弟的弟子?”清虛道:“正是。不知掌教真人招弟子來此有何吩咐?”

榮春將聲音壓低幾分,道:“本座有要事在身,三五年內無法回山,你前往太和山傳我諭旨,由榮昱師弟暫代本門掌教。如有不服和觸犯門規者,由榮昱師弟按太上清規作出處置。”從懷裏取出一柄玉如意,鄭重交給清虛,道:“六合如意是本門掌教的憑證,你把它轉交給榮昱師弟。”清虛躬身接過,道:“弟子謹領諭旨。掌教真人如無其他吩咐,弟子馬上啟程。”榮春道:“好,你們去吧,路上小心。”三人同施一禮,轉身沒於黑暗之中。榮春回身向廟裏走去,望著黑沉沉的浣花鎮,心想:被祖師稱為身具異稟的兩個人究竟是誰,又身在何處呢?

浣花鎮規模不大,至少也有幾百戶人家上千人口,想從中找出兩個人也絕非易事。尋訪三日,榮春毫無所得,今天一早他就出門了,在鎮裏轉到中午時分,仍未查訪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心裏不免煩躁起來。拐了一個彎,見路旁有兩個人站在一所大宅前爭吵,其中一個竟是兒童。大宅的黑色門板光可鑒人,門上的銅把手澄黃鋥亮,大門左右各有一隻石獅子,顯是一戶富貴人家。一個身穿青衣小帽的青年仆人,雙手叉腰立在門前,正在破口大罵:“小畜牲,快過年了,跑到門前嚎什麼喪?快滾!”聽見爭吵聲,有幾個人趕過來圍觀。

門前台階下,站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孩子,從身高推測,大約隻有七八歲。身上棉衣多處破損,裏麵露出來的竟然不是棉花,而是細碎的蘆花。榮春心裏一酸,蘆花填充的棉衣,看似厚重,其實並不能禦寒。隻有窮極的人家,買不起棉花才用它代替。那孩子的下身穿一條長僅及膝的單褲,同樣也是破爛不堪。冰天雪地中,他隻穿了雙草鞋,裸露在外的小腿和腳趾,全部被凍得紅腫起來,有的地方已經潰爛流膿。

那孩子在被青年辱罵後,並不動氣,用平靜清亮的童聲道:“張三哥,我隻是來向馮員外借一升米,來年開春我一定歸還。你不肯通報也就算了,又何必動怒。”張三瞪著眼睛吼道:“放屁!你家裏窮的叮當響,你拿什麼還?你以為馮員外是開舍粥棚的?快滾,大過年的,別在門前挺屍!”

張三的話句句如刀似劍,榮春站在右後方,看不到那孩子的臉色如何,隻聽他緩緩道:“張三哥,你不要罵人,你又沒有問過馮員外,怎知他不肯借給我?我雖窮,從來是有借有還,從未賴賬,鎮上的人都知道。請你相信我。”語氣平和寧靜,從話語中聽不出他情緒上有任何變化。榮春稍感吃驚,這孩子的涵養極好,被辱罵後仍能保持禮貌。雖然貧困,話語之中卻隱然透出少許傲氣,並無乞憐之意,言語條理分明,更是迥異於尋常兒童。

張三正要再罵,黑色的大門打開,一個大腹便便、裹著皮裘的中年人,踱著方步走了出來。不緊不慢道:“張三呀,大晌午的你在跟誰吵架?”張三飛步上前扶住他的右臂,道:“大冷天的,老爺您怎麼出來了?”伸手一指那孩子,繼續道:“這小畜牲是來向您老討一升米的,奴才心想,這大過年的往外借米太不吉利!怕沾了晦氣,正在攆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