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諱就是世界各國、各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於某些事物的禁忌,它常常反映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對於個人來講,忌諱往往是一個人內心的傷痕,常常被掩埋在最深處,是個人的隱私。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忌諱,都不允許別人輕易侵犯。所以讚美之前先要弄清楚別人有什麼忌諱。以免有所衝撞,費力不討好。因此,在讚美他人時,了解他人的忌諱是在人際交往中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的不可忽視的環節。
忌諱主要有生理忌諱和心理忌諱兩種,有生理缺陷的人都會對他們的生理缺陷非常敏感。因此在讚美這些人或者當著有生理缺陷的人的麵讚美他人的時候,都要特別謹慎。不要誇獎禿頂的上司說:“你真是聰明絕頂了。”也不要誇缺胳膊的人“兩袖清風”。也盡量不要當著腿有殘廢的人讚美“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樣的語言隻會在他們的心裏留下陰影,甚至會使有生理缺陷的人誤以為你有意嘲笑他。
一般說來,生理缺陷比較容易發現,隻要稍加留意便可避免。
心理上的忌諱是由於某些人因為一些特殊的經曆所形成的,那些不愉快的記憶隱藏在人們的心中,無形中會形成一種忌諱。
有一位下屬給他的上司去祝壽,當著眾人的麵,在向上司作祝詞時說:“希望我們的王廠長將來能大富大貴、兒孫滿堂。”一席話說得王廠長臉色鐵青。原來王廠長的獨子剛剛在車禍中過世,其妻子因為已經實行計劃生育,沒有生育的能力。因為這位美眉初來乍到,不知此情。而這位上司卻誤以為她故意嘲笑他斷子絕孫,因此不顧貴賓雲集,竟摔杯而去。弄得這位下屬好不尷尬。這位下屬雖然並不是有意,卻衝撞了王廠長的忌諱,結果弄得不歡而散。
不衝撞他人的忌諱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思想素質的反應。有修養、品德高尚的人是不會有意去衝撞他人的忌諱,或者進行人身攻擊之類的,他們能夠事事、時時為他人著想。他們不會在矮人麵前說矮話,也不
會在身體肥胖者麵前說“肥豬”,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積口德。在讚美他人或者與他人談話時,盡量不用有關生理特點的詞——胖豬、矮冬瓜、聾子及身份的卑賤——乞丐、拖油瓶、私生子及白癡、性冷淡,等等。因為一旦衝撞這些忌諱,別人甚至會因此而喪失理智。
另外,在與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交往時,要注意不要衝撞別人的忌諱。在讚美不同民族,不同國籍的人時,也一樣。因為不同的國家與民族往往都有一些忌諱。如:
(1)數字的忌諱。
如西方人普遍忌諱“13”。因此,在祝賀西方人成功時,送鮮花千萬別送13枝。
(2)顏色的忌諱。
比如巴西人忌諱棕色,俄國人忌諱純墨色,比利時人忌諱藍色。
(3)花朵的忌諱。
歐洲人忌諱送菊花,巴西人忌諱絳紫色的花,日本人忌諱荷花。
(4)動物的忌諱。
中國人忌諱烏鴉、貓頭鷹,伊斯蘭教徒忌諱豬,俄國人忌諱兔子。
(5)其他生活中的忌諱。
比如手勢,一個手勢在不同的國家,所表示的語義並非是完全一致的;同一個意思,不同的文化又用不同的手勢表示。如“手心朝下伸出向人招手”這一手勢。在中國是表示“請人過來”的語義;而在英國是表示“再見”,他要招呼人過來,是手心朝上的招手;而在日本,這一手勢也許會遭人白眼,因為日本人是以此招呼狗的。中國豎起拇指,指尖朝上,表示“好”與“妙”;西方人則把拇指朝下,表示“壞”與“差”。中國人用手指指自己鼻子,表示“我”;西方人大多數用手指指自己胸腔,才是表示“我”。又如,用手勢來表示“自殺”的意思:在美國是用一隻手指指太陽穴;在日本是用手截向肚子;在新幾內亞,則將手架在脖子上。
再如身體接觸,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觸摸,哪些部位是觸摸的禁忌區,各種文化都有一定的規定。如在泰國,人們在公共場合互不接觸身體,特別是頭部,頭部是神聖的,觸及這個地方就是一種罪過。對穆斯林來說,聳肩是兄弟般關係的一種表示。在美國,對未婚的異性朋友,輕輕拍肩表示嬉戲和友誼。緊握和擦碰含義,一般是模糊的。在東方文化中,一般不大熟悉的人,特別是異性,是忌諱身體接觸的,不然,給人一種輕佻和對人不尊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