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建之後,就要開始琢磨賺錢了。不過在這個階段,馮侖給出的忠告是,不要先想著如何填滿自己的第一個錢包,至少是不能隻想著如何填滿第一個錢包,還要想著如何讓自己的第二個錢包鼓起來。對於初創的企業來說,往往都會無限去追求利益。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要想著如何建立信用。如果信用建立起來了,那麼企業的發展也就有保障了。這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礎,更是讓企業發展壯大的必要因素。
接下來就是第三個錢包了,也就是對錢的態度。人應該看重錢,但不能隻看重錢。該舍的時候,就要有舍的精神。有人說,選擇的關鍵不在於想要得到什麼,而在於能夠舍棄哪些。經營企業也是這樣的。一個有舍的精神的人,不會被失敗打倒,因為他在做出選擇,決定上馬一個項目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可能出現的困境,並能坦然接受這些了。這時候,如果這個項目有了問題,他不會後悔,更不會萌生退意。這樣他就能堅持下去,這份堅持,就是企業成長的保障。
作為一個企業家或管理者,要做到的就是理性看待自己的三個錢包,隻有將這三個錢包的位置擺正了,才能讓它們不斷地鼓脹,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錢,事業越來越順。這是一個企業家的能力,更是決定一個企業大小的重要因素。
拓展透析
一個企業家,不僅要有強大的管理能力和前瞻性的眼光,還要懂得如何支配錢,如何賺錢,如何管理錢。古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也是這個意思,錢不在多少,關鍵在於管理和經營。一個管理錢的高手,可以用錢生錢,而一個不會管理錢的人,即使再富有,一樣會有沒錢的那一天。
在對錢的管理上,比爾·蓋茨很有經驗。蓋茨是一個有錢人,但並不亂花錢。他平時很節省,凡事都有算計。不僅在個人生活上如此,在經營公司上也是一樣。而且,他還經常教導自己的員工,給他們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告訴他們如何管理自己的錢,如何建立多賺錢的渠道。
蓋茨的做法主要有三點。第一就是有服務意識,要讓用戶感覺舒服,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客戶服務人員解答用戶問題的態度上,更是體現在產品的設計上。電腦操作係統有很多,但微軟卻可以打敗別人,以絕對的優勢控製市場,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符合用戶的習慣。用戶喜歡上了產品,那麼企業自然也就有盈利能力,能夠賺到更多的錢了。
第二點就是維護企業信譽。蓋茨深諳一個道理,一家企業,信譽可能無法直接轉換成錢,但是如果沒有信譽,那麼幾乎根本賺不到錢。因此在經營企業的時候,他始終是重視信譽的。正是因為有著強大的商業信譽,所以蓋茨才能得到全世界人的尊重和愛戴。人們喜歡他不是因為他有錢,而是由於他是一個有信譽的人,建立了一家有信譽的公司,更是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第三就是懂得利用錢。蓋茨有錢,會賺錢,但也知道如何利用錢。他平時的生活是非常簡樸的,坐飛機要做經濟艙,也很少甚至幾乎不買名牌商品。但是,他在做慈善方麵,卻從來都沒有小氣過。甚至還主張裸捐,就是百年之後,將自己的所有財產都捐出去,一份不留。這是一種境界。而正是這種境界,讓蓋茨在世人麵前建立了信譽。這份信譽也延伸到了他的公司,很多人都相信蓋茨是一個好人,所以開始認同微軟公司,這是有利於微軟盈利的。
總之,作為一個管理者、企業家,要的就是對錢有一個清醒、正確的認識。真正的企業家不僅是賺錢的高手,也是花錢的高手。他們知道,錢如何用才能產生最大的社會價值。這份能力,反而會讓他們更加有錢。
隻要位置合適,人人都是人才
人無廢人,器無廢器,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人人都是人才。
——馮侖《人無廢人,器無廢器》
作為一個管理者,想要獲得成功,會用人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點上,馮侖有他自己的見解。馮侖認為,想要學會用人,那就要先學會品人。看一個人的時候,要確認他會不會貪汙公司的錢財,會不會跟別人做黑箱交易,這些都是需要品的。當看一個人看不出有什麼品格問題的時候,還要學會試人。比如說,拿錢讓一個人去幫忙買東西,扔給對方一遝錢,一副沒有數過的樣子,但其實是數過的,這麼做為的就是看他回來怎麼報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