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盛先生看來,企業是一個經濟組織,是一種以贏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同時,企業也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企業追求私利天經地義,而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麵。企業或是社會的發展,都是因為人們追求利益的結果,所以企業要想追求利益就得權衡各個方麵的利益,不能單純追求私利,在追求企業利益的時候,要兼顧員工的利益,這樣,企業就能獲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
要想辦法讓員工把公司當成家
火鍋是低技術含量的工作,比如,怎麼端菜、點火、開門和打招呼,不需要專業技能,一般人稍加培訓都能幹;隻要願意幹,沒有幹不好的,關鍵是願不願意。大多數服務員是迫於無奈才選擇這個待遇低、地位低、勞動強度大的職業,所以幹不好。因此,要想讓員工幹好這份低技能的工作,關鍵點不應該放在如何培訓員工怎麼做這份工作上,而是要放在如何讓員工願意幹這份工作的環境上。隻要員工願意幹,用心幹,你就贏了!
我覺得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人家好,人家也就對你好;隻要想辦法讓員工把公司當成家,員工就會把心放在顧客身上。
——張勇談海底撈、員工、顧客三者關係
海底撈之所以能夠成為火鍋第一品牌,難以挑剔的服務是最重要推動力。這方麵海底撈員工居功至偉。那變戲法似的餐桌清理,舞蹈般的甩麵表演,一路小跑的送菜員,等等,無不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人們在享受這服務之餘,難免好奇張勇是怎樣做到讓上萬名海底撈員工如此富有激情的工作。張勇其實一早就給出了答案: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員工,員工自然就把海底撈的事當作家事。
可說來簡單,這人人都懂的道理,企業家們肯定也早早琢磨透,為何隻有海底撈能夠做到?恐怕企業家們多是將注意力放在薪水上,以為給足夠的薪水就能解決問題。其實薪水隻能管住員工的腰包,真正能拴住員工的是感情和心。
海底撈的唯一副總楊小麗做過的一件事,足以讓人們看到海底撈是如何真心對待員工的。1999年,海底撈在西安開了第一家分店,年僅21歲的楊小麗全權負責。在楊小麗的經營下,海底撈的生意也越來越好,麻煩也隨之而來。
開餐館的人都知道,難免會遇到喝了酒耍酒瘋的顧客,打架更是時有發生。一天,西安店也遇到了這樣的三位顧客,正所謂酒壯慫人膽,三杯酒下肚,三位顧客竟然開始辱罵男服務員,內容無非就是服務不好之類的。服務員自然是連連認錯,笑臉賠不是。這三位卻依然滿口汙言穢語地罵,員工們隻好把氣憋在肚子裏,楊小麗也無可奈何。
三人得寸進尺,竟然對兩位女服務員動手動腳,自然被女服務員斥責。三人惱羞成怒之下動手打女服務員。三個男人竟然借酒打兩個弱女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楊小麗一聲令下,男員工們再也按捺不住,上去逮住三人猛揍一頓。事情到了這裏,顯然還沒結束,三人不服氣,開始電話叫一些道上的大哥小弟,呼啦啦不一會,來了兩輛卡車,下來60多個手持棍棒的彪形大漢,一個個凶神惡煞,一副不把店砸碎不罷休的神態。
楊小麗也二話不說,掄起袖子,抄起廚房的廚具,帶上店裏的一百多號員工,與一幫惡漢對峙。男員工們全部站在前麵,女員工們殿後,楊小麗一人站在中間。都說四川的女人凶悍,平時溫文爾雅的楊小麗,為了海底撈的員工也怒發衝冠了一回。麵對隨時可能爆發的上百人亂戰,楊小麗忘記了害怕,心裏隻想著絕不能讓員工受到欺負。對麵的惡漢也傻眼了,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惡漢再凶,看見這殺氣騰騰的一幫小姑娘、小夥子,愣是沒敢過馬路。最後在警察來了以後,這事才算了結,從那以後,西安再沒人敢到海底撈鬧事,都知道海底撈的員工個個團結不怕事,硬得像塊鋼板。
拓展透析
在終生雇傭成為曆史的今天,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依賴度大幅度降低。如何在新的環境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稻盛先生的經營管理經驗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他的經驗是:領導者對待下屬要有關愛之心,隻有真誠關心和愛護下屬,真心為下屬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用心培養、教育和塑造下屬,使他們獲得發展的能力、素質,為他們的成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才能獲得下屬的充分信任和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