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1 / 2)

微冷的風依舊在吹拂,隻不過,卻吹不散周圍的,乃至前方的重重迷霧。蓋聶隱遁在重重迷霧之中,一副沉靜如水,悄無聲息的神情。他在淡然地等待著蒙恬軍隊的來臨。

寂靜的環境總是讓人心生警惕,更能讓人較為清晰地思考問題,分析局勢。

就在這時,蓋聶隱約間聽到了馬蹄聲,馬蹄聲很清晰,並且有很多的感覺。蓋聶在第一時間便判斷出來了,是蒙恬的黃金火騎兵快要到了,隻不過,聲音有點微弱,離這裏應該有一段距離。蓋聶細想了一番,便不動聲色地移動到了更為隱秘的地方。

不久之後,蒙恬的黃金火騎兵到了,他們舉著火把,由蒙恬走在最前方,親自帶領著,幾百鐵騎兵在緩緩向前行進。蓋聶在原處,在重重迷霧中看到了火把,眉目低垂,心生一計。

他故意製造出了一些動靜,讓軍隊有所察覺。軍隊因外物心性不定,便會露出破綻,這就是所謂的兵不厭詐。隻要略施手段,讓他們心生疑惑,便會在不知不覺間進入圈套。

原本氣勢洶洶地前進的大軍突然停了下來,蒙恬心生疑惑:“為何停了下來?”

“將軍,山穀前方好像有動靜。”一位將領略一抱拳,回答了蒙恬的問題。

“派人前去一探。”蒙恬思索了一會,為了保險起見,便下了這樣的命令。他看到前方迷霧漫漫,而且是山穀地形,對於軍隊行進極為不利。如果有人在這裏布下陷阱,他們便會全軍覆沒。而身為深諳兵學的將領,他不會犯這個錯誤,也不會去冒這個險。

一位士兵進入了山穀,蓋聶躲在暗處,待到士兵徹底進入了山穀深處,他動手了。那個士兵在迷霧中漫無目的地走著,騎著馬。全身雖然有鐵甲庇佑,但還是感覺渾身發冷。不僅如此,他總感覺有人在伺機而動,因此走得戰戰兢兢,有迷霧的遮擋,他看不清前路。

即使是舉著火把,也是無濟於事,辨不清方向。就在他準備離開之時,一襲白衣突然間出現。幾乎是在一瞬間,他手上的火把熄滅。那個士兵處於恐慌之中,他想逃,卻感覺到了一把木劍架在了他的脖頸間,他隻感覺到了涼意,那是死亡的氣息,是一種瀕臨死亡的感覺。他還沒看清來人,便要死於那個人的劍下。隻不過,再可惜再後悔也躲不過。

蓋聶的木劍在瞬間轉換了方向,直接將士兵敲暈,喪失了意識之後,那個士兵便從馬上摔了下來。蓋聶看著那匹馬,沒有說什麼,而是驅使它從山穀走了出去。

蒙恬和眾位士兵看著隻有一匹馬走了出來,而原本活生生的人卻不見了蹤影。眾人皆是一驚,那些馬似乎也感應到了什麼,俱是踏蹄,打出鼻響,而其他的士兵,都不敢輕舉妄動了,隻是默默地注視著前方。蒙恬有些微怒,向著遠處一聲高喝。

“前方什麼人?裝神弄鬼!”他身為將領,自然是不能恐懼,隻能對著前方威喝了一聲。

蓋聶覺得自己不必躲了,他緩緩地飄了出來,由於刻意放慢腳步,還是在重重迷霧中。他白色的身影幾乎與迷霧融為一體,讓人看不真切。略顯窈窕修長的身影在迷霧中靜待了不久,便有所顯現。先是白色的身影,然後是飛揚的青絲,冷冽但不失秀美的臉龐。

在迷霧之中漸漸顯然,宛若仙人。蓋聶手執木劍,飄飄然來到了蒙恬的麵前。待到蒙恬看清來人後,心中明顯一震:“怎麼會是?”他明明看清了來人,卻還是有些驚訝。

而其他人看到了蓋聶,則是議論紛紛,“是蓋聶,是劍聖蓋聶,帝國最強的劍士,居然是他。”士兵們的議論,蒙恬一字不落地聽了進去。他們說得很對,站在他們麵前的,是帝國第一劍士,是名動朝野的劍聖蓋聶。即使此人從不張揚,卻也以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強大。

蒙恬在不知不覺間想起了從前,當時的他還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少年,一位年輕的劍士。他是以鬼穀弟子的身份進入的秦宮,不僅如此,還是陛下的首席劍術教師,他以劍術見長,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賞識。他教習皇帝陛下劍術,跟隨皇帝陛下左右。

不僅如此,蓋聶這個人不僅是劍術無雙,他的謀略也是常人難及。當時的皇帝陛下幾乎是如履薄冰,他剛登基不久,根基不穩不說,而且還有呂不韋,嫪毐勢力的威脅,當然了,還有趙太後的阻攔。不過,就算如此蓋聶還是陪著他走了過來。即使是萬分艱險,皇帝陛下最終鞏固了地位,成為了千古一帝。如果說,沒有謀略的話,蓋聶是不會走到如今的。

而皇帝陛下也因為他的保護,度過了難關。蓋聶這個人,輔佐之時絕對是真心實意的,他的忠,是最純最真的。可能是出於他的性格,善良正直。蒙恬的感覺便是,初次見麵,他便給人一種正直淩厲的感覺。在日後的接觸中,除了這些,他還是溫和謙遜的。

在朝堂之上,他不爭;在朝堂之下,他始終是孤身一人,從來不會拉幫結派。他似乎總是不動聲色地看著朝堂之上各派的鬥爭,也許,他是不屑於參與其中。

以至於,他離開之時,竟無人察覺,更無人知道其中的緣由。蒙恬並不知道蓋聶具體離開的時日,他在離開朝堂之時,蓋聶還在秦宮,並且他親自向蓋聶道別。當他歸來之時,就不見他的身影。並且還得知了皇帝陛下懸賞十萬兩黃金抓捕蓋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