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將聽不懂李光弼這番話,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史思明,李光弼不然,他跟史思明交戰多次,史思明在他麵前已經是一個透明人。
史思明與李光弼,就如同武俠小說裏對決於名山之巔的兩大高手,兩人的秉性以及招數彼此都很熟悉,就看誰的反應快一點,誰想得更周全一點。
就在李光弼說“夢話”的同時,老對手史思明正在部署。
史思明對李日越說:“李光弼憑借堅城守城是一個高手,但野戰是個外行,今天他碰巧在野水渡,活該他被我捉。你帶五百鐵騎半夜去把他抓過來,如果抓不到,你就別回來了!”
從史思明這番話看,野戰可能是李光弼一個軟肋,不然,李光弼也不用連夜返回河陽,完全可以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再走。而李光弼偏偏連夜返城,說明他知道自己的軟肋,他要揚長避短。
李光弼比史思明高明的是,他知道自己的軟肋,同時他也知道史思明知道自己的軟肋,後者,為李光弼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差。
奉命夜襲的李日越率領五百騎兵於淩晨時分抵達李光弼的營寨外,這時他看到了令他十分驚詫的一幕:
唐軍守將跟士兵都躲在壕溝後麵休息,看到叛軍便開始吹口哨,大聲喊叫。
怎麼回事?
唐軍居然早有準備!
史思明不是說李光弼是個野戰棒槌嗎?怎麼會早有準備?
李日越意識到突襲計劃泡湯了,他壯著膽子問:“司空大人(李光弼)在嗎?”
雍希顥答:“昨晚就走了!”
李日越再問:“你們有多少人啊?”
雍希顥答:“一千!”
李日越問:“誰是主將?”
雍希顥答:“雍希顥!”
搞笑的問答結束後,李日越琢磨了半天,然後對部下說道:“這次讓李光弼跑了,就算勉強進攻,也隻能抓雍希顥充數,這樣回去我就死定了,不如就此投降!”
李日越真的就這麼投降了!
李日越投降後,被李光弼引為心腹,不久,高庭暉也投降了。
諸將徹底服了,恭維李光弼說:“大人收服這兩員猛將也太容易了吧!”
李光弼來了興致,娓娓道來:“這是人之常情。史思明常抱怨不能跟我野戰,這次聽說我去了野水渡,便以為機會來了,一定能把我生擒。李日越沒能完成任務,自然不敢回去複命,隻能投降。高庭暉呢,才能在李日越之上,聽說李日越受我重用,他自然就動了心思,一切就這麼簡單!”
數次受挫,史思明賊心不死,他又一次卷土重來,撲到河陽城下。這一次他重點進攻的是河陽南城,負責鎮守南城的是鄭陳節度使李抱玉。
此前,李抱玉與李光弼有一個君子之約。
李光弼對李抱玉說:“將軍能為我堅守南城兩天嗎?”
李抱玉問道:“兩天以後呢?”
李光弼說:“兩天後如果救兵不到,你可以棄城而去。”
李抱玉點點頭,就這麼定了。
史思明率軍連續攻打了兩天,南城岌岌可危,即將陷落。
這時李抱玉派人給史思明傳話說:“別打了,我的糧已經盡了,明天一早投降!”
南下以來,史思明接受的投降不在少數,史思明以為這一次也不例外。
第二天一早,史思明來到河陽南城下,李抱玉正站在城樓上。
李抱玉“羞澀”地一笑:“抱歉,我改主意了,咱們接著打吧!”
太不講信用了!
惱怒的史思明立即揮軍攻打,這時他發現,一夜之間,李抱玉已經把河陽南城加固了,比以前更加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