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二帝歸天(4)(2 / 2)

如果奇跡出現,李隆基還會多一個頭銜——太太上皇(或者叫太上太皇、無上皇)。

可惜,這個頭銜最終沒有出現。

新皇登基

李亨駕崩,李豫和李輔國終於把心放到了肚子裏,接下來他們還有一點遺留問題需要處理。

李輔國帶兵到了張皇後的囚禁地,手起刀落,張皇後陪伴先帝而去。

在張皇後之後,越王李係、兗王李侗也相隨而去。他們原本與這場風波無關,隻是因為張皇後的緣故,他們一起被卷進了漩渦。

處理完遺留問題,李豫穿上喪服,與李輔國一起來到了九仙門,宰相們早就等在了那裏。

李豫懷著悲痛的心情,向宰相們解釋了從太上皇歸天以後皇宮發生的種種變故,簡而言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後宮少了三個主要人物:太上皇李隆基、皇帝李亨以及張皇後。

現在輪到了李豫當家。

四月十九日,李亨駕崩的消息對外公布,同時公布遺詔。

四月二十日,三十六歲的李豫登基稱帝,是為唐朝曆史上的唐代宗。

一年後,李豫將祖父李隆基安葬於泰陵,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從此李隆基成為經久不衰的“唐明皇”、“唐玄宗”。

在李隆基入土為安九天後,李豫將父親李亨安葬於建陵,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廟號肅宗。這個一輩子活在父親陰影下的皇帝死後也活在父親的陰影下,關於唐明皇的文藝作品從古到今比比皆是,而關於他的,寥寥無幾!

隨著李豫的登基,一幹人物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忠於張皇後的人要麼被殺,要麼被流放;而忠於李豫、參與四月十六日行動的人都被視為“寶應功臣”,三品以上的增加爵位,三品以下的增加官階,總之,付出總有回報!

在一幹人等有哭有笑的同時,遠在郎州,有一個七十八歲的老人正在放聲痛哭,以至大口吐血。

哭泣的人正是高力士。

高力士原本流放巫州(湖南洪江),趕上政府大赦便從巫州啟程重返長安。

走到郎州時,他遇到了從長安流放郎州的前政府官員,這時高力士才知道,他的主人李隆基已經去了。

高力士感懷身世,放聲大哭,既是哭李隆基的一生,也是哭自己的一生,更是感傷他們曾經一起走過的歲月。

高力士很快不行了,他沒能回到長安,就在郎州結束了自己有故事的一生。

高力士在曆史上的口碑不佳,給人的印象是玩弄權術的小人,實際上,相比於唐朝後來的宦官,高力士是少有的、難得一見的忠仆。

隻一個“忠”字,就足以讓李輔國之輩幾輩子汗顏。

高力士死後,李輔國的紅達到了極點,李豫居然給了他一個曆史上少有的稱呼——尚父。

尚父,這是薑子牙才有的稱呼,這是諸葛亮才有的稱呼,現在李輔國也有了。

不久,李輔國又創造了一個紀錄,他成為唐朝宦官中第一個出任宰相並且位列三公的人。李豫給李輔國增加的頭銜是:司空兼中書令!

開天辟地!

匪夷所思!

李輔國被前所未有的幸福擊倒了,他以為這都是自己應得的。

興奮之餘,李輔國手舞足蹈地對李豫說了一句話:

“陛下隻管在皇宮裏安坐,外麵的事老奴一手就處理了!”

說這話時,李輔國興奮地揮舞著自己的右手,卻不知道,這隻右手已經成了李豫的目標。

李豫聞言,心中不爽,但他不動聲色,因為李輔國手中還握有禁軍,隻有把李輔國手中的禁軍剝離了,李豫才會正式跟李輔國翻臉。

李豫在心中暗暗說道:“到時,朕不僅要你的命,而且要你那隻右手!”

留給李輔國右手的存活期,不到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