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重回一統(2)(1 / 3)

仆固懷恩的兒子、仆固 沒有讓史朝義的勇氣保持多久,一場激戰就將史朝義的勇氣打沒了,順便將史朝義的殘軍驅逐到了昌樂(河南南樂縣)東部。

史朝義不甘心就此失敗,又調集魏州兵團參加,結果還是一樣——慘敗!

戰爭發展到這一步,史朝義的“大燕帝國”再也挺不住了,一頭栽進崩潰的深淵。

在史朝義還在負隅頑抗時,“大燕帝國”的官員們開始尋找自己的出路——向唐軍投降。

在這股投降風潮中,史朝義任命的鄴郡節度使薛嵩(薛仁貴的孫子)舉相州、衛州、洺州、邢州投降,恒陽節度使張忠誌舉恒州、趙州、深州、定州、易州投降。史朝義手中的籌碼本就不多,現在更是所剩無幾。

顧不上理會投降的節度使,史朝義一路跑到貝州,在這裏他與自己的兩位“節度使”會合。這次會合雲集了三萬大軍,史朝義又看到了翻本的希望。

如同輸紅了眼的賭徒一樣,史朝義孤注一擲率領三萬大軍向追擊的唐軍反撲,如果能夠取勝,乘勝追擊進而徹底翻盤猶未可知。

想法不可謂不好,隻是仆固 不給機會。

史朝義率領三萬大軍反撲,一下掉進了仆固 的埋伏,三萬大軍拚死突圍,總算突出了包圍圈。

史朝義剛想喘口氣,回紇軍到了,史朝義徹底悲劇了。

在唐軍和回紇軍的聯合攻擊下,三萬大軍很快拚光了,史朝義再次成了光杆司令。

籌碼輸光,史朝義隻能繼續流浪,一路向北逃到了莫州(河北任丘),暫時喘一口氣。

一口氣還沒喘完,仆固懷恩的部隊追了上來,莫州立刻成了圍城。

史朝義麵前隻剩下兩條路,一條路是在莫州死守,一條路是突圍前往範陽調兵。前者是死路一條,失去號召力的史朝義注定等不來援軍,隻能在莫州等死;後者看起來還有一點希望,畢竟鎮守範陽的是史朝義親自任命的李懷仙。

史朝義在兩條路之間猶豫不決,因為兩條路都有風險:

第一條路雖然前景堪憂,但畢竟暫時安全;

第二條路雖然看起來有希望,但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而無,一旦範陽軍隊調不出來,連莫州也回不去了。

大將田承嗣看出了史朝義的猶豫,便對史朝義說道:“情況緊急,隻能陛下親自到範陽調兵回救莫州,末將願意在這裏堅守,等待陛下救援!”

史朝義凝重地點了點頭,眼下隻有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了,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史朝義飽含期許凝視著田承嗣:“老田,莫州城就交給你了!”

田承嗣悲壯地點了點頭:“陛下,您就放心吧。”

事不宜遲,史朝義挑選出五千精銳騎兵從莫州城北門突圍而去,把莫州城放心地交給了田承嗣。

史朝義以為田承嗣靠得住,卻沒有想到,如果田承嗣靠得住,母豬也會上樹。

史朝義前腳出城,田承嗣後腳便打開城門向唐軍投降。

田承嗣投降讓史朝義損失慘重,不僅莫州城丟了,連母親、妻子、兒子一塊都丟了,田承嗣把這些人當成了送給唐軍的見麵禮。

莫州的圍城一下子解開了,仆固 留下一部分兵馬鎮守莫州,自己親自率領三萬大軍追趕史朝義,追到歸義(河北容城),兩軍遭遇。

士氣低落的史朝義自然不是仆固 的對手,一陣糾纏之後,倉皇逃去,繼續往範陽趕路。

一路上,史朝義把寶押在了範陽節度使李懷仙身上,隻要能從李懷仙那裏調出兵馬,“大燕帝國”還有回旋餘地,不然,隻有死路一條。

留給史朝義的注定隻有死路一條,就在他押寶李懷仙的同時,李懷仙已經偷偷地向唐軍投降了!

史朝義對這一切卻渾然不覺。

史朝義一行來到了範陽縣(河北涿州)城門下,鎮守範陽縣城的是兵馬使李抱忠,他奉李懷仙的命令率三千兵馬在這裏鎮守。

城門下,史朝義收到了李抱忠的見麵禮——閉門羹。

史朝義一下子愣了,難道範陽也背叛我了?

左右在史朝義耳邊小聲提醒,唐軍追兵馬上就到,陛下得抓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