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前赴後繼(1)(2 / 3)

文,掌管國子監;

武,掌管神策軍。

不是文武全才又是什麼?

為了彰顯魚朝恩的地位,李豫特意安排宰相、百官、六軍將軍一起送魚朝恩到國子監就職,京兆府負責設宴,皇家教坊負責奏樂,百官子弟二百多人排排站好,立於走廊之上,充當魚朝恩的學生。

除此之外,李豫特意撥款一萬貫,用於國子監學生的飲食,這是給國子監學生的恩賜,同時也是給魚朝恩的麵子,為了魚朝恩,李豫既做足了麵子,又做足了裏子。

魚朝恩沒有讓李豫失望,他很快投桃報李。

魚朝恩上疏說,願意將自己在通化門外的住宅貢獻出來,改建為章敬太後(李豫生母)祈求冥福的寺廟。

李豫感動得無以言表。

魚朝恩馬不停蹄,說幹就幹,在自己的舊宅上開始建造一座華麗無比的寺廟。建造到一半,問題來了,即便把長安城內的木料搜刮一遍,木料還是不夠。

在長安城內外逡巡了一番,魚朝恩有了主意。

在魚朝恩的建議下,工人們拆除了曲江亭館、華清宮觀樓、政府部分辦公場所、罰沒的官員住宅,看上眼的地方都拆了,為的就是裏麵的木料。

經過大拆大建,耗資萬億的寺廟終於建成,過程雖然艱難,耗資雖然不菲,但裏麵都是魚朝恩的忠心。

李豫喜上眉梢,魚朝恩真是有心!

魚朝恩的紅還在繼續,他的任何請求在李豫那裏都暢通無阻,以至於官員們形成了條件反射,隻要魚朝恩提出要求,他們就開始著手準備,不管皇帝批沒批準。

官員們的條件反射讓魚朝恩非常受用,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最終栽跟頭也栽在了官員們的條件反射上。

你來我往

在魚朝恩紅得發紫的同時,元載在一旁默默地觀望,表麵熟視無睹,內心卻在打著自己的算盤,何時才能扳倒這個死宦官呢?

元載惦記著魚朝恩,魚朝恩也惦記著元載,兩個都想在皇帝麵前獨寵的人,注定不會和平相處。

借著在國子監闡釋經典的機會,魚朝恩給了元載當頭一棒。

當天闡釋的是《易經》中的“折足覆 ”,魚朝恩話中有話地說道:“鼎足如果折斷,鼎裏的食物就會傾覆出來。”

僅從字麵看,魚朝恩說的是鼎足,跟宰相沒有關係。

實際上,鼎足在那時有特殊含義,在一定程度上,鼎足就象征宰相,寓意宰相像鼎足一樣承擔著王朝大任,魚朝恩偏偏說“鼎足折斷”,他是在借題發揮,奚落元載、王縉兩人當宰相不合格。

文化人王縉、元載自然聽出魚朝恩話中的餘音,王縉當場把憤怒寫在臉上,元載卻處之泰然,甚至很有風度地隨著大家笑了起來。

魚朝恩把這一切收入眼簾,隨後對親隨說道:“發怒是人之常情,而發笑就深不可測了!”

魚朝恩說得沒錯,深不可測的元載從此開始發力,他要把當紅的魚朝恩扳倒。

元載采用的是借力打力,他把一個不相關的人攪和了進來。

被元載攪和進來的人是郭子儀。

郭子儀本來與魚朝恩、元載之間的傾軋沒有關係,但元載還是想盡辦法把郭子儀卷了進來。

公元七六七年十二月,郭子儀家出事了。

父親的墓被人盜了!

苦苦追查了一個月,依然一點線索都沒有。

線索雖然沒有,但輿論的矛頭指向了魚朝恩,魚朝恩與郭子儀有矛盾,曾經數次打過郭子儀的小報告,兩人不睦是滿朝皆知的事實。

元載躲在一邊暗暗冷笑,他等著看一場好戲,看郭子儀如何收拾魚朝恩。

好戲說來就來,郭子儀入朝參見,元載期待的好戲即將拉開大幕。

滿朝文武都捏了一把汗,畢竟郭子儀兵權在握,如果想整出點動靜來,恐怕誰也攔不住,包括皇帝李豫。

李豫與郭子儀閑談中提及了盜墓,想看看郭子儀作何反應。

郭子儀聞言,老淚縱橫,一邊流淚,一邊說道:“臣帶兵已久,沒能很好約束士兵,以致有士兵盜掘別人墳墓,如今臣父親墳墓被盜,這是臣遭到老天的報應,跟別人沒有關係!”

忍辱負重,唾麵自幹,看似窩囊的方法,就是郭子儀自保的法寶。

元載等待已久的好戲胎死腹中,隻能尋找下一個機會。

時間走到公元七六九年正月,元載又等來了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因魚朝恩而起,魚朝恩邀請郭子儀參觀他的輝煌成果:章敬寺(即為李豫生母祈福的那座寺廟)。

元載意識到,機會來了。

元載收買了郭子儀的一名貼身侍衛,他讓貼身侍衛給郭子儀傳句話:“章敬寺裏有埋伏,魚朝恩將對郭公不利!”

郭子儀搖搖頭,胡說,沒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