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前赴後繼(1)(3 / 3)

侍衛一看不奏效,便把謠言在諸將中散布,眾將急了,一再要求郭子儀帶三百全副武裝的士兵同行。

郭子儀鄭重地對眾將說道:“我是國家大臣,他沒有天子之命,怎敢害我?他如果有天子之命,你們又能怎麼樣?”

郭子儀起身出門,與他隨行的隻有幾名家童。

章敬寺外,魚朝恩快步迎了上來,一看郭子儀隨從如此之少,不由一愣:“令公出行,何故隨從如此簡約?”

郭子儀把謠言原原本本告訴了魚朝恩,最後說道:“帶人多了,怕您動起手來太麻煩!”

魚朝恩被郭子儀的坦誠感動了,拉著郭子儀的手痛哭流涕地說道:“如果令公不是敦厚長者,怎麼可能不懷疑呢!”

政治就是一場秀,郭子儀和魚朝恩都在作秀,郭子儀拿自己的坦誠作秀,魚朝恩則拿他的感動作秀。

秀到最後,關係依舊,沒有親密無間,也沒有你死我活,元載期待已久的“郭子儀鬥魚朝恩”沒有出現,要想鬥倒魚朝恩,還得繼續努力。

元載懊惱地跺了一下腳,算了,再找機會。

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頭腦,有準備的元載還是找到了機會。

這次機會,看起來不大,小到隻不過是魚朝恩的一句話。

某年某月某一天,魚朝恩發起了脾氣,因為有一項政府決策沒有經過他的手就頒布實施了。

魚朝恩出離了憤怒,怒吼道:“天下還有不經我手的事情嗎?”

自顧自發完脾氣,魚朝恩揚長而去。

話很快傳到了元載的耳朵裏,元載微微一笑,魚朝恩,你的命快到頭了!

不出元載所料,魚朝恩的狂言很快傳到了李豫耳朵裏。李豫皺了皺眉頭,這個魚朝恩,難道想當第二個李輔國?

李豫頓時對魚朝恩的印象大打折扣,他被魚朝恩的狂言深深刺激了。

活該魚朝恩倒黴,時隔不久,他又一次激怒了李豫。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魚朝恩最小的養子魚令徽時任宦官管理總署事務官,穿六七品官員對應的綠袍。一天,魚令徽與同事發生了爭執,魚令徽嘴上沒占到便宜,便氣鼓鼓地回家找魚朝恩告狀。

第二天,魚朝恩麵見李豫,說道:“臣的兒子官職太卑微了,時常被同僚欺負,臣懇請陛下賜給他紫袍。”(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袍)

李豫還沒有來得及回應,已經有官員拿出紫袍站到魚朝恩麵前,這一切都是條件反射,幾年來官員們早已習以為常。

這一次,條件反射幫了倒忙,已經對魚朝恩不滿的李豫更加不快,心中的厭惡到了極點。

李豫生悶氣的工夫,魚令徽已經興高采烈地穿著三品紫袍進來謝恩了。

李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衝著魚朝恩說道:“小兒穿紫袍,看起來很般配嘛!”

魚朝恩父子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卻沒有注意到,李豫眼睛深處的殺機已經呼之欲出!

福祿到頭

魚朝恩沒有讀懂李豫眼中的殺機,元載讀懂了。

借著秘密上奏的機會,元載將魚朝恩狠狠彈劾一番。這番彈劾放在以往,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放在現在,鹵水點豆腐——功效立現。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鏟除魚朝恩提上了議事日程。

浸淫仕途多年的元載知道,鏟除魚朝恩並不容易,魚朝恩染指兵權多年,戒備非常森嚴,想要幹淨利落鏟除魚朝恩,必須從他的身邊入手。

經過觀察,元載發現,魚朝恩最倚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神箭侍衛官周皓,此人每次率領一百名士兵入朝貼身保護魚朝恩的安全;另一個是陝州節度使皇甫溫,此人手握重兵在外,作為魚朝恩的策應。

想要鏟除魚朝恩,繞不開這兩個人。

元載根本沒準備繞開,他準備借力打力。

為此,元載下了血本,用厚重的賄賂砸暈了這兩個人。

在賄賂的感召下,周皓與皇甫溫成了元載的內線,魚朝恩的一舉一動都在元載的掌控之中,元載已經盯死了魚朝恩,留給魚朝恩的時間不多了。

同鏟除其他權臣一樣,動手之前,總要營造一番假象,元載也不例外,他為魚朝恩營造了一係列足以讓他眼暈的假象。

元載上疏李豫,建議將皇甫溫從陝州調到鳳翔。

就地理位置以及軍事重要程度而言,鳳翔要在陝州之上,元載要用這個假象迷惑魚朝恩,魚朝恩果然上當。

魚朝恩自作聰明地以為這是元載向自己示好,卻不知道,曾經的死黨皇甫溫早已成了無間道,從陝州調任鳳翔不是為了加強魚朝恩的實力,恰恰是為了對付魚朝恩。

除此之外,元載又給了魚朝恩一個假象:憑空劃給神策軍四個縣的土地。

土地意味著稅賦,這等於給魚朝恩變相送錢,魚朝恩喜不自勝地笑納了饋贈,他依然認為這是元載向自己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