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要“海豚式”而不是“鯊魚式”(1 / 1)

管理學術界流行一種說法,即把強權管理意喻為“鯊魚式”管理,而把以公平、寬容為核心的管理意喻為“海豚式”管理。鯊魚式管理是建立在命令與控製的基礎上的管理模式,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這種管理模式的存在基礎已經動搖,越來越表現出其不合時宜的一麵。海豚式管理是以善待人及利用人為原則和理念的管理模式。托夫勒在其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今天的知識革命已經在經濟、技術、社會領域引發巨大的‘第三次浪潮’,迫使商業經營采取日新月異的新方式。屬於工業化時代的垂直組織、綜合一體化、規模經濟、等級經濟、指令與控製等觀念正在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外援型、規模最小化、網絡、多種多樣的其他組織形式等概念。人們正在反思工業化思考的每個方麵,並以新的智慧將其重新構造。”新的時代呼喚新的組織,隻有全盤拋棄過去的組織模式及其思想基礎,才能把僵化的舊組織結構轉變為具有適應性的新組織。這一新模式是海豚式管理模式的代表。這種模式關係幫助人們發現使命和成就。企業的員工要以共同的使命感和思想感為中心,以一個基於原則的價值體係為中心,然後激活隊伍的活力。原則是指基本的、有關所有人類關係和組織的普遍原則,例如公平、正義、誠實、正直和信任等。這些原則是不證自明的,它們就像自然法則一樣,不論你是否遵守,它們都在發揮作用。這種管理觀念還強調“高度信任的文化”和“相信人的潛能”。就像舊模式那樣,善待人並善用人是不夠的,因為他們不想像犧牲品或小孩子一樣被利用,他們想對自己的資源擁有管理權,想感到自己是在對有意義的事業做出個人的貢獻。這種理論已超過管理人的範圍,不是對人員進行管理,而是在引導他們。海豚式管理的組織體係較傳統的管理體係而言,呈現出更多的人文色彩。它強調“以變化為支點的企業文化”,公司的管理人員要非常重視支持自己的基本成員,如客戶、供應商、雇員、股東等。鯊魚式管理者以強權來統治,而海豚式管理者則是信念堅定,追求公平,既關心工作成果,更關心員工成長,他們用腦和心來做老板,以自信、寬容來運作,是剛柔結合、有血有肉的管理者形象。具體表現為:

(1)在對待員工的態度上

管理者尊重下屬,對屬下員工寬容、仁慈,慎重對待下屬的要求,善於聽取下屬的意見,努力贏得員工的忠誠,與下屬保持密切關係,成果與人情並重。

(2)在管理作風上

他們有明確的工作目標,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風和靈活的工作方式,處理問題時沉穩、客觀、果斷、情理並重,實事求是地麵對錯誤,隨時接受批評並予以糾正,及時尋求工作的改進和充實。他們有慷慨的氣度和寬廣的胸懷,與員工“分享信息”,並認為這是提高員工對企業忠誠度的最佳法寶。強調與下屬共擔權責,分享榮譽。他們自信、果斷,努力營造信任性的組織文化,認為信任性的文化是培養成員自信和自尊的最佳方式,是留住人才、發展企業的動力源。他們總是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也就是說他們的工作作風更加積極、正麵、富於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