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銷售人員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氣氛中,根據不同的對象,運用不同的語言,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把自己要說的意思,準確而又婉轉地表述出來,使顧客願意傾聽,願意購買商品。

語言表達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不用命令式,多用請求式

命令式的語句是單方麵的,沒有征求對方的意見,就勉強別人按照自己的意見去辦;請求式的語句是尊重對方的意見,請求別人去做。運用的語句不同,效果也會截然不同。用命令式的語句,往往會使成交失敗,失去一個甚至更多的顧客。使用請求式的語句,顧客比較樂於接受。

請求式的語句,一般有三種說法:

肯定句。如:“請您稍微等一等。”

征詢句。如:“您能稍微等一等嗎?”

征詢疑問句。如:“我馬上到倉庫提貨,您能等一會兒嗎?”

一般說來,征詢句比肯定句更能打動顧客的心,尤其是征詢疑問句,更能體現出門店銷售人員對顧客的負責和尊重。

(二)不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

否定句是否定對方的意見,讓人聽了之後感到不愉快;而肯定句則是肯定對方的陳述。在實際工作中,門店銷售人員如能巧妙地用肯定句代替否定句,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金牌案例

顧客問:“這種樣式的衣服沒有黑色的嗎?”店員回答:“是的,現在隻剩下橙色和藍色的,這兩種顏色都不錯,您穿一定非常漂亮。”

(三)巧用對比襯托法

語言的對比襯托是指門店銷售人員在工作時,麵對顧客的問題,不好直接回答或如實回答,而要利用其他言辭作襯托和替補,以明白無誤地解釋清楚。在使用襯托詞語時,門店銷售人員要慎重選擇,明白所選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褒貶意思,以防錯用詞語,造成不良的影響。如門店銷售人員在向顧客介紹商品時,先說明商品的缺點,然後再敘述優點,效果可能會更好。顧客非但不會反感,反而會覺得門店銷售人員很誠實。因此,當門店銷售人員接下來再向顧客說明優點時,顧客就會對他十分信任了。

(四)觀察顧客反應以調整說話方式

銷售人員所說的同一句話,由於每個顧客生活體驗的不同,感受也會不一樣。有時即使對同一顧客說同樣的話,也會因時間、地點的不同而使顧客的感受大不一樣。因此,門店銷售人員要邊說話邊觀察顧客的反應,才能了解顧客對商品的喜愛程度,以便確立和調整自己的勸說方式。

金牌案例

一位兩隻腳不一樣大的女顧客到門店買鞋。第一家門店的銷售人員說:“您的左腳比右腳大一點兒。”第二家門店的銷售人員說:“您的右腳比左腳小一點。”女顧客當然是買第二家門店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