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並戰計(1)(2 / 3)

這是吞並這一股敵人再去攻擊另一股敵人的首要戰略。

【賞析】

偷梁換柱的意思是說,用偷換的辦法,暗中變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此計用在軍事上指聯合友軍對敵作戰時,反複改變友軍陣線,借以調換兵力,等待友軍一敗塗地之時,將其全部消滅。所謂“友軍”,不過隻是暫時的聯合來對付共同敵人而已,所以在古代戰爭中“吞並盟友”是常事。

不過,應從軍事謀略上去理解本計,重點也可以放在對敵人“頻更共陣”上,也就是說頻繁地佯攻,促使敵人變換陣式,然後找出敵人的薄弱之處,伺機攻其弱點。這種頻繁調動敵人的謀略,也能對己方有利。

此計歸於第五套“並戰計”中,本意是乘友軍作戰不利,借機吞並他的主力為己方所用。此計中包含著爾虞我詐、借機控製他方,從中獲得利益之意。

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

【原文】

大淩小者,警以誘之。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注釋】

大淩小者:大,強大。小,弱小。淩,淩駕、掌控。全句的意思是:強大的力量能控製弱小的力量。

警以誘之:警,警戒。這裏指使用警戒的辦法。全句意思是:使用警戒的辦法去誘導。

剛中而應,行險而順:語出《易經·師》卦。以此卦象的道理管治天下,老百姓就會服從。這是吉祥之象。“毒”,音督,管治、治理的意思。

【譯文】

強者控製弱者,使用警告的方法進行誘導。這就像《易經·師》卦所說的:適當地運用陰險的方法,才可以贏得別人的歸順,獲得最後的成功。

【戰例】

之一

春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禳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兩國聯軍,派寵臣莊賈為監軍。田禳苴早早回到了軍營,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杆和滴漏盤。齊景公規定的時間一到,田禳苴就在軍營中宣布軍令,整頓軍隊進發。可是莊賈遲遲未到,田禳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傍晚,莊賈帶著醉容才到營門。田禳苴問他為何現在才到軍營門前,莊賈滿不在乎地說,親戚朋友都來設宴為我餞行,我總得去吧,所以來遲了。

田禳苴大為惱火,斥責他身為國家大臣,負有景公重任,隻戀及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莊賈認為這是芝麻點兒小事,仗著自己是國王的寵臣,對田禳苴的話,不與理睬。

田禳苴當著全軍將士,叫來行刑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當如何處置?”行刑官回答道:“當斬!”田禳苴一聲令下拿下莊賈,準備要斬殺。莊賈嚇得渾身哆嗦,他的隨從急忙快馬進宮,向齊景公稟報此事,請求景公派人救下莊賈。

全軍將士,看到主將要斬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嚇得連大氣也不敢出,知道田禳苴主將有嚴明的軍紀,都不敢違抗將令。

這時,齊景公派來的傳令官快馬闖進軍營,拿著齊景公的命令叫田禳苴放了莊賈。田禳苴沉著冷靜地答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見傳令官狂妄無理,便又叫來行刑官,問道:“亂在軍營騎馬亂闖,按軍法當如何處理?”軍法官回答道:“理應當斬。”傳令官嚇得不敢吱聲。田禳苴不緊不慢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

於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然後讓使者回去稟報。田禳苴軍紀嚴明,軍隊戰鬥力很旺盛,接下來打敗了晉、燕兩國聯軍。

之二

春秋時期,吳王闔廬讀了大軍事家孫武的著作《孫子兵法》,非常佩服,就立即召見孫武。吳王說:“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絕倫。你能不能當麵給我操練一下,讓我大開眼界呢?”

孫武說:“這個並不難。您可以隨便找些人來,我即刻操練給您看看。”吳王一聽,有點不相信,隨便找些人來就可以操練?吳王有意為難一下孫武,說道:“我的後宮裏美女很多,先生能不能讓她們來操練操練?”孫武笑了笑說:“行呀!任何人都可以操練。”

於是,吳王派人從後宮叫來180名美女。眾美女一到操練場地,隻見旌旗隨風招展,戰鼓整齊排列,十分好看。眾美女嘻嘻哈哈,東瞅瞅西瞧瞧,漫不經心。孫武下令180名美女編成兩隊,並命令吳王的兩個愛姬作為一隊之長。兩個愛姬哪裏當過帶兵的官兒,隻是覺得有趣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吵吵鬧鬧的眾美女排成兩列。

孫武認真細致地對這些美女們講解操練要領。交待完畢,命令在操練場地擺好刑具。然後嚴肅地說:“練兵可不是兒戲!你們一定要服從命令,不得隨隨便便,嘻笑打鬧,如果誰違犯軍令,一律按軍法處置!”美女們以為大家是來做遊戲的,不想遇見這麼個一本正經的人!這時,孫武命令擂起戰鼓,開始操練。孫武發令:“全體向右轉!”美女們一個也沒有動,反而大笑起來。孫武並不生氣,說道:“將軍沒有把動作要領交待清楚,這是我的錯!”於是他又一次認真仔細地講述了動作要領,並問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眾美女異口同聲地答道:“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