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賣場常見問題解答(4)(3 / 3)

● 促銷規模

● 費用投入(宣傳投入、讓利幅度)

● 新穎形式(聚攏人氣、現場氣氛烘托)

● 限門店(提升活動身價)

活動執行力的“包裝”

一個促銷活動是否有效,除了要有一個體麵的“外表”外,還需要有堅強的“內心”。在整個促銷活動當中,這個所謂堅強的“內心”就是廠家的執行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好的執行力是能夠彌補許多活動在創意上的不足的。相反,一個較差的執行力也會讓一個原本出色的促銷方案變得“黯然失色”。具體說來,廠家良好的執行力往往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 進場及布置的高效及時

● 訓練有素的促銷人員

● 貨源準備充分,補貨及時

● 活動期間有專人進行全程監控

● 對突出事件的妥善處理

● 活動期間對贈品、宣傳品以及活動道具的管理

完善的活動效果評估

對於大賣場來說,評價一個有實力的供應商,並非僅看其在資金和產品上的優勢,更重要的是看其在與賣場合作過程中的自我管理能力。評價一個促銷活動的成功與否,也不單單是其實際的銷量是否達到活動預期的目標,更重要的一個指標在於廠家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和眼光來看待此次促銷活動。對於大賣場來說,促銷是自己工作的常態。因此,相對於單個的促銷活動而言,大賣場往往更看重自己長遠的促銷利益。因此,保持一種學習的心態十分重要。這就要求,不管是供應商還是大賣場都要能夠以學習和總結的心態來對待每一次的促銷活動,要在單個的促銷中提升和成長,這才是雙方長遠利益的保證。具體說來,在進行促銷活動評估時,大賣場更看重以下幾方麵要素:

● 該活動的投入與產出比

● 影響活動效果的可控因素有哪些

● 組織該類型活動的實施要點

● 積累對突發性事件的處理經驗

● 如何在確保活動效果的前提下進行成本控製

● 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反映出來的管理上的問題

在談判中為自己“造勢”

所謂造勢,意指通過創造對自己有利的環境,來達成自己目標的方法和手段。在供應商與大賣場的談判過程中,單從談判雙方的實力上看,供應商自然是處於弱勢的一方。因此,為了能夠達成自己的談判目標,供應商就得學會“造勢”,來提升自己在談判中的實力,幫助自己在與賣場的談判中把握主動權。

通過“限門店”來提升活動檔次

廠家在與賣場進行促銷活動談判時,對於賣場來說的一個優勢在於,賣場並不缺乏促銷活動,在促銷活動供大於求的狀況下,賣場方麵自然處於有利地位。因此,供應商在與賣場進行促銷活動談判時,盡可能將營造出一種“供不應求”的假象,來迷惑賣場采購。方法也很簡單,也就是通過散布傳言,利用賣場相互間的情報打探,來給大賣場施加心理壓力。

利用門店間的競爭來刺激賣場

從根本上說,隻要一個組織不處於壟斷經營狀態,就會存在競爭。盡管大賣場在市場中仍屬於稀缺資源,但隨著大賣場數量的逐漸增多,門店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這也就能方便供應商利用其間的利益矛盾,在促銷活動談判中,利用門店之間的這種相互攀比,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對於那些處於同一規模的門店來說,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對方開展什麼樣的促銷活動,常常成為其爭奪的利益“焦點”。在這個前提下,供應商完全可以利用彼此間的利益爭奪來達成自己的談判目的。

借媒體的影響力為活動“加分”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已經達到以秒來計算,而媒體作為資訊傳播的重要機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促銷活動當中,廠家如果能夠利用自己在媒體方麵的優勢資源,往往可以為方案起到“加分”的作用。而且,對於賣場方麵來說,也是十分看重媒體在促銷活動中的宣傳作用的。活動方案中有無媒體的參與,會直接影響到賣場對促銷活動效果的預估。

借“名人”和“專家”來為活動“增色”

“名人效應”大家都不會陌生,在促銷活動當中,有了“名人”和“專家”的參與,常常會令促銷活動增色很多,起到烘托現場氣氛,以及聚攏人氣的作用。名人在促銷現場的助興會為賣場方麵對廠家促銷活動的信心樹立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5.13 談判中如何“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