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是四川傳統名菜,始創於清同治初年。當時四川成都靠近郊區的萬福橋,有一家小飯鋪,主廚掌灶的是店主陳春富之妻劉氏。

到成都的行人和挑擔小販,很多人都喜歡在萬福橋歇腳,吃頓飯,喝點茶。劉氏見到客人總是笑臉相迎熱情接待,而且她燒的豆腐,兩麵金黃,又酥又嫩,客人們很愛吃。

劉氏聰明好學,能虛心聽取顧客們的意見,她不斷改進烹調方法,比如下鍋之前先將豆腐切成小塊,用淡鹽水焯一下,使豆腐更加軟嫩。劉氏燒豆腐,除了注重調料的搭配,還非常注意掌握火候。她烹製的燒豆腐,具有麻、辣、香、燙、嫩、酥等特點,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歡迎,因此招來不少回頭客。

因劉氏小時候出過天花,臉上留下幾顆麻點,來往的客人熟了,就叫她麻嫂,她也從不見怪。後來年紀大一點,人們改口叫麻婆。後來因她做的燒豆腐非常出名,於是菜名就成了“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這道菜汁濃味厚,滋味鮮美,是川菜家常技法中,麻辣味型的主要代表菜之一,不僅全國聞名,而且在國外數以千計的中餐廳裏,也常被作為當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