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是中國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之一。每逢進入嚴冬,一串串紅彤彤、亮晶晶、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就會出現在街頭,讓人賞心悅目,垂涎欲滴。

冰糖葫蘆在宋朝便開始流行了,它最初起源於山楂的治病功能。

南宋時,有一次,宋光宗最喜歡的黃貴妃生病了,麵黃肌瘦,不思飲食。禦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麼效果。宋光宗隻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後說:“隻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枚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見好。”大家聽了將信將疑,但貴妃按此辦法服用後,果然如期病愈。原來,山楂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絛蟲、止痢疾,特別是助消化,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善消腥膻油膩、肉食積滯。黃貴妃所食山珍海味過多積住了食,使用山楂正是對症下藥。後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

現代研究證明,山楂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因此冰糖葫蘆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現在的冰糖葫蘆品種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山楂葫蘆仍是人們最喜歡吃的。